返回第45章 东都春(第1/6页)  拍翻御史大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迟迟春日照北国,河朔雄藩魏博镇已是生机盎然,距离魏州城不远的永济渠早在二月初就融了冰,混浊的渠水挟着秋冬时积聚的泥沙往东北而去,水势虽不像夏末时那样大,但也足够行船,一艘艘插着各镇旗帜的船从江南、东都方向而来,运送各镇采买、交易的物资。杨枝拂遍、千帆过尽,带着一丝寒意的微湿春风吹起衫裙下襬,却让虞璇玑微微抖了一下。

    「好冷好冷……」

    虞璇玑呵着手,在原地蹬了几步暖暖腿,抬起头望着泊在渡口的船只,认出是哪几个镇的旗帜,默记在心。一路沿着渠道走,她今日没穿襕衫,装作个普通的女人,因为女人只有考过乡贡才能穿士服,而乡贡进士若不是在西京东都欲谋出身,就是在家继续相夫教子、操持家务,或者在乡里教授蒙童。虽说梁国不禁妇女在外,但是关东当地的士族普遍家教保守,连带着关东的女士子也比较少以士子身份在外活动,在关东地区,着男装袍衫的女子,几乎都是婢女或□□,因此,关东女士人几乎也都穿女装,所以虞璇玑来此,并不敢穿上士服,只着轻便的襦裙,装作是来找人的平民妇女。

    「娘子。」果儿从前面跑来,对虞璇玑说「前面汤饼铺子有位置,娘子喝点热汤休息一下再做事吧。」

    虞璇玑点头,随果儿来到一处棚子搭成的小铺,只见那店主用泥砖砌了个简单的灶口下汤饼,一旁支起的大镬里,丢了一堆肉骨熬的汤烧得翻花大滚,镬边的木榻上放着各式佐料和烫好的野菜,店主用竹筛捞起汤饼放在粗陶大碗里,递给镬边的年轻后生,后生把汤舀到碗里递给店主女人,那女人一手抓了野菜、一手舀了佐料放到汤饼上,再给旁边的小女儿,女孩子约莫十二三岁,双髫垂耳,看着有些憨憨的,把汤饼接过放在托盘上,送给客人。

    「汤饼两碗,两枚钱。」女孩子送上汤饼,便对着果儿说。

    却是虞璇玑掏出钱来付了,一面吃着汤饼,一面低声说「我刚才看了一下旗帜,成德卢龙都没运东西,他们眼下不敢经过魏博地盘可想而知,但是东都送横海义武的东西也太多了吧?难道这两镇准备要跟成德卢龙开战吗?」

    「小人也觉得奇怪,其他镇的船也有,多是粮食,这也罢了,但是插东都旗帜送横海义武的船沉甸甸的,都压到水线以下呢!」

    「奇怪,横海义武两镇是山东道河东道管的,他们也没有来信让我注意这些物资,中丞的信里也没有说东都会运东西支援,那这些东西是送去干什么的?难道那两镇缺吃少用吗?」虞璇玑不解地看了远处一眼,横海镇夹在成德卢龙之间,义武则在成德卢龙跟淄青之间,这两镇却都是朝廷人马,在战时的地位跟所在位置一样尴尬。

    「而且船上除了两镇的旗子,还有太府寺的,小人刚才摸到水驿那里,装作是驿中杂役,跟押船的小差聊了几句,看来真是东都太府寺的人没错。」

    「我也装作问人名,去看看他们的货物,前面走了的都是粮食,现在还停着的不让看,船身又这么沉,只怕是铜器铁器。」虞璇玑点头,西京所有中央官署都有东都留署,员额较少而已「今天就这样吧,先回去魏州城,慢慢走,一面查访民情。」

    「诺。」

    主仆二人离了渡口,虞璇玑跨上绯华,果儿则是乘着一头小驴,两人沿着官道往魏州城走。长长官道上,深褐色的地连碎石子都不太多,只是中间稍稍高起,是来往的车太多轧出车痕来,每年重修路时总要磨平车痕,于是中间的路也就高了。官道两边种着榆树,此时满树深绿,春风吹开树叶,可以看见一个个小小的榆荚。

    虞璇玑望着榆树,这树怕没有丈八尺高,她说「这树可能有百年了。」

    果儿也看了一眼,平淡地说「是啊,魏博官道上很多榆树,再过个半月一月的,官人再来此,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