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四章 三国英雄(第1/3页)  银河清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初中毕业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看过三国了,依稀记得在

    小学至初中的时候,我大概把它看了三遍以上。当然,语文功底并不扎实的我,看古文确实有点力不从心,不过也勉强的了解其大意和经过。

    那时候第一版三国非常火,我对鲍国安饰演的曹操记忆犹新,他把乱世奸雄的曹操,确实演得非常逼真,受到原著的影响,我非常不喜欢曹操。可是在看了第二遍之后,态度便有所动摇,反倒觉得刘备实在太做作了。随着我渐渐长大,阅读量增加,看了三国志魏武帝篇c中华文学史,以及一些评论性的书籍之后,我反倒崇拜曹公,推崇他的人格以及对整个历史的贡献。他不是三国里面那个人民的反对面,恰恰相反的是,他是乱臣贼子的反对面。而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更是道尽了孟德不世功勋以及文名满天下。

    曹操言,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我尔,倒也是极为中肯的,曹操的识人之能,恐怕当时天下也没有几个,他对刘备,关羽,庞统,徐庶等人,哪一个不是以礼相待,委以重任,相比袁绍只想效周公礼贤下士却不懂得人尽其才好上千万倍。

    英雄几乎只是在乱世才能出现,或者说,才有那么多的热血男儿愿意为匡扶家国而奉献自己。中国古代的士人们,以找到明主为荣,所以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说法,因为遇不到伯乐的话,即便有天大的才干,都会被埋没,士人中很少有真正想归隐山林之人,有的莫非两种,一是功成名就,二就是被逼无奈。如果有一展抱负的机会,他们是不会放过的。曹操是士人,却没有王佐之才,而身怀统御之能。三国志里面言其是乱世之英雄,而三国演义则改成了奸雄。英雄也好,奸雄也罢,其实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所站的位置不一样罢了,既然各为其主,自然不能给你说好话。

    他的宁负天下人而不愿让天下人负我成为后世多人人引用的经典,也或者是借口,但是这种豪情壮志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有的,都能有的,实际上这是一种忘我亦或者说成是无我的牺牲精神,而他,一生却是在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匡扶汉室,一统宇内。

    我就详细的说一下我心目中的三国头号英雄——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子阿瞒,沛国谯郡人,今天安徽人。大概和刘邦是老乡,史载其为汉朝开国元勋曹参的后代,又言其本姓夏侯,宦官曹腾为其父亲的养父,于是改姓曹。这一点还是有争议的,三国里面为了尽量渲染曹操的奸雄身份就以曹操原本姓夏侯,个人觉得不可信,曹操为曹参的后代更为真实些。据传,阿瞒小的时候便极为阴险,本来是他做的事情,回过头来,他就死不承认了。试问今天各位难道没有童年吗?孩子之间早上打架,下午又一起玩的,偶尔撒谎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完全是大惊小怪,如果阿瞒后来没有取得如此成就,这些事谁又会在意呢?

    曹操的功勋建立在乱世之上,而当时的乱主要在两方面,一是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诸侯割据;另一方面则是黄巾军起义。孟德凭自己才能和部下的忠心效力,终于,一步一个脚印的解决这两大乱,统一了中国北方,降服南匈奴和乌桓国等等,重新恢复了国家正常统治秩序,与民休息,发展生产,毫无疑问的是他死后出现的三国鼎立之局面,最为强盛的依然是曹魏,而且只有曹魏才拥有统一宇内的国力和势力。

    内部争权中,从何进被杀开始,董卓废帝,曹操发檄文号召天下英雄共同讨伐董卓开始,曹操从一个中层的官员跃为天下英雄之一。之后他又大败黄巾军,在官渡以少胜多重创袁绍,之后肃清袁绍的残余势力,并北征辽东,进一步统一北方,后来又消灭在河西叛乱的韩遂等。从而控制了北方的局面,开始训练水军,准备南下消灭孙刘,统一宇内。

    曹操是从黄巾之乱中崭露头角的,黄巾军也是依靠宗教的形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