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内圣外王之道(第1/2页)  银河清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尽管我只用几万字,十多篇的内容来描述我的思想经历,一段关于成长的变革。

    但是这条路我却孤独的走了至少十六年,从我开始有记忆到现在,却是几千个日日夜夜,曾经一度很迷茫,也很伤感,不知道自己整天到底在追求什么,以为自己在求智,却找不到开心的理由,胡思乱想的结果是我与现实严重的脱节了。每当看到周围的同学朋友活在有滋有味,声色犬马的幸福生活中时,我在想,如果我选择和他们一样,应该会很幸福,很享受吧!也不至于一个问题想不通而各种抓狂吧!可是,终究我没有那样选择。

    苦苦追寻了十几年,在浮躁的社会中艰难前行,顶着世俗鄙夷的眼光骄傲的往前走,因为我是不甘心随波逐流的。我要为自己负责,从我来到这个世上开始,就决定了我的使命在于不辜负上天给我这一次宝贵的机会,唯一的机会。在短暂的生命中,我必须要有自己的坚持,自己的选择,积极的作为,建立属于自己的世界。

    性格决定命运,我的骨子里一方面继承了家族传统——劳动与读书;另一方面则遗传了父亲倔强的性格和挑战精神,十几年来我一直在不断的挑战着自己。对于这条路的追寻,无疑是受到刺激的,当我初次尝到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取的甜头之后,我渐渐对现实中实际存在的具体事物产生了探究欲,我自负的觉得这些不过如此,只要肯付出时间,精力c行动就一定会取得成果的。我对必然性失去了起码的兴趣。

    相反,我对可能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一天比一天更加痴狂,比如对于文学,我抱着极大的热枕去了解,学习甚至动手去创造,我坚信老苏可以闭门苦读十年而成一代文豪,那我为什么不能像他一样呢?可是,将近八年的日记生涯,并没有把我带入一个更高的境界,相反,我时常抱怨自己风格固定,没有创新。虽然我发现问题所在,但改起来依然力不从心。尽管我爱上了文学,更确切的是,我爱上了大汉文化。

    而我最爱的莫过于哲学了,我不是哲学家,但我愿意做一个生活的思考者,我绝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所以,尽管我有很多朋友,但并不都是有此疯狂的想法的,我是很少的例外,自然,很多时候朋友对我也是恨铁不成钢的。

    自始至终,我的家族观念都比较浓厚。大学之前,我坚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我也的确在践行此理,然而即便是今天,我依然停留在修身的阶段。因为家族内部根本不会搭理我这个新社会的怪物,我的任何言论,对他们来说都是反动的c落后的c过时的。

    多少人认为我背离了社会,以为我脱离了时代;多少人认为我在逃避属于自己的责任;多少人对我不屑一顾却又时常咬牙切齿;多少人想拉我一把,拯救我脱离苦海,好好享受纸醉金迷的时代,浪荡的社会。我只有真诚的感谢他们的好意,而又委婉的回绝。

    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即使今天依旧弄不懂,我时常觉得自己是一个罪孽深重的人,我不是为享乐而来,我是为修行而来。我的使命在于必须像苦行僧一样历经红尘的洗礼,最终大彻大悟,荡除累世业愆,洗尽多生罪垢,还我莲花之身。我坚决反对逃避现实,隐居修行的隐士,我认为他们就是害怕,包括陶潜,我也是反对他的做法的。我坚信大隐隐于市,只有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方能成就大道。

    内圣外王乃是千百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们所追求的理想,也是思想者们耗尽一生所探求的真理所在。之所以我喜欢这样一种人生道路或者人生态度,就在于,这条路上,不乏智者,勇者,仁者,可是真正走得通的寥若孤星,正因为如此,我抱着飞蛾扑火的决心毅然前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条路,其实就是三重境界,即王国维老先生说的,古今之成大事者,必经三重境界。第一,昨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