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四章 风云突变(第1/3页)  国家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基辅战役结束后,前线的战事也暂时平静下来。d军最高统帅部下令部队在第聂伯河一线休整,这让前线部队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



    接连几个月的战斗,官兵们的体力都已到了极限。现在士兵们终于有时间清理一下个人卫生了,要知道,他们当中许多人已连续两个月没有洗澡了,有的人甚至连靴子都脱不下来,可见战事的繁忙。



    其实d军最高统帅部下令停止追击也是有原因的。除了前线部队确实需要休整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后勤已经跟不上了。



    首先是燃料储备已告馨。虽然在f国战役后储备了一些,但这次大规模的进攻还是迅速消耗了本就不多的储备燃油,幸好煤液化企业24小时不停地生产,才勉强有燃油可以g一ng yg前线。



    即使这样,在明斯克战役前,就出现了前线部队不得不停下来等待燃油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在迅速增加,虽然在基辅战役结束后缴获了60万吨燃油,不过这也仅是缓解了燃眉之急的问题,远远不足以让数量庞大的前线部队再次出击。



    其次是交通,s联境内道路状况确实很糟糕,大部分公路都不是沥青路面,而是土路,许多在地图上明明标注的是大路,实际上只是一条小路,这些土路在经过scd两方先后超负荷使用后,早已破败不堪,不少路段甚至已完全瘫痪,运输极为不便。



    另外后方存在为数不少的游击队也是个大问题,当然,清剿游击队的这些工作早前已交给仆从国的军队了,不过,眼下游击队还是对本就不堪重负的交通线造成很dà á烦。



    还有就是天气。这一年乌克兰的冬季比往年来得早也更冷,令后勤部门有点措手不及,现在许多部队都窝在驻地等候冬装,靠生火取暖。



    除了后勤方面,开战以来也暴露了许多问题。首先,根据前线官兵反应,作为主力的四号坦克,其主炮无法在1000米距离击穿t一34坦克的正面,往往要接近到500米时才可以。反过来,无论是三号坦克还是四号坦克,装甲厚度都不够,s军坦克装备的76主炮可以轻易地将其击穿。



    其次,火炮的密度和强度还不够,s军一个步兵师就编有2个炮兵团,装备有56门至72



    门火炮,而d军的一个步兵师只有一个炮兵团,装备36门至48门火炮,明显处于劣势。



    再次,部队也强烈要求装备单兵反坦克u qi等。



    针对这些意见,d军军工部门积极改进,克虏伯公司把四号坦克的75主炮从原来的24倍口径提高到了43倍口径的主炮,装甲正面从50加厚到80c侧面30,履带宽度也增加为400,该型坦克被称为四号f型。



    同时改进的还有三号突击炮,也全部改装为43倍口径的主炮,另外,为了对付s军的坦克,d国几家主要坦克厂家如亨舍尔c保时捷c波舍尔等均提出了新型坦克的研制方案,就是五号中型坦克和六号重型坦克,其中五号中型坦克设计重量为35吨,使用70倍口径的75火炮,还借鉴了t一34的外形设计,主要是有55゜倾斜式装甲,这种设计一方面相当于加厚了装甲,另一方面还增加了调弹的几率,从而提高了坦克的防御能力;六号重型坦克设计重量为56吨,使用56倍口径的88火炮。



    当然,这两种坦克最快也要到将于42年才能开始生产。



    为了加强炮兵力量,最高统帅部计划给每个集团军编入一个重型炮兵旅,基本装备150加农炮,后来逐步改为170加农炮,这种火炮有效射程达22公里,如果发射增程弹更可达29公里,超远的射程和强大的火力使之成为优秀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