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章 叹憾(第1/4页)  盛世先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生来苦命如棋子,起手无回待了局”

    一

    当我转身准备回案几稳稳心神的时候,才发现不知何时珠玑站在我身后。我与她对视一眼,她赶紧低下头,素韵羞容间却见一丝忧伤。在片刻愣怔后,我笑道:“刚刚只是权宜之计,并非真的要姑娘服侍,姑娘且如先前一样便好,无需拘谨。”

    “先前确是奴家之过,自当受罚,能服侍先生也全仗先生宽仁,奴家甚为感念,必是要竭心尽力服侍先生。只是奴家嘴笨手拙,若是有伺候不周之处,还请先生多多包涵。”珠玑一边行礼,一边说着。

    我看着她,心里却多是怜悯,明明能感觉到她的伤感和无奈,却又不知如何去问,怎样去打开她的心结,只好先回到案几前跪坐下一边喝着茶,一边想着等萧秀回来,问问萧秀关于珠玑的事情,或许千机堂能有什么消息,若是没有,也可让萧府去查一查。萧秀回来后,便与我一起去西院下棋,珠玑也跟了过来,先前仆人端茶递水的活儿,全由珠玑揽下了,萧秀见状也不好拒绝,便由她随侍一侧。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邓属拿着两个木盒进来,说道:“先生c二公子,家里捎来两盒岳西翠兰,说是先生故乡所产。”

    “快,拿去煮一壶!”萧秀迫不及待地吩咐着邓属,然后跟我和珠玑说道:“早年拜读茶圣陆羽的《茶经》便知舒州所产之茶为上品,只可惜市面上少有流通,未曾有幸一饮。”

    我见他这样,便笑着对他说:“萧兄说的不错,居家之时便只饮此茶,可惜离家后却再也难觅,许久未曾饮过了,甚是怀念。”瞥见珠玑在一旁默不作声,于是想让她也一起聊起来,不至于冷落一旁,随后问道:“不知珠玑姑娘,可知此茶?”

    珠玑看着我,答道:“在‘望一楼’里奴家曾略有耳闻,据说此茶采于深山幽谷,翠如柳色,形似兰花,又有常年云浸雾养,雨露滋润,每年只在谷雨前后,采一芽一叶,经‘三揉三烘’方制成。而这‘三揉’须是有十年以上经验的茶匠亲自上手,用力不可大,亦不可小;‘三烘’更是要取深山里三十年以上的松树制成的木炭用文火烘培,杀青去涩,火候掌握好的才算是出茶,上集市买卖,而但凡差一些的,茶农都会留着自家喝。如此才导致流通极少,市面上难得一见,因而有诗云:

    甘泉邃谷养天茗,细选严挑真巧匠。

    遍取人间苦乐味,随风落入一杯中。

    君王日日欲南巡,墨客时时思逸韵。

    仙翁驾鹤归不去,只为舒州饮翠兰。”

    “姑娘真是博识洽闻,竟比在下这个同乡之人知道的还多,姑娘饮过此茶?”我惊讶于珠玑的见识,便问道。

    “奴家都是听那些去‘望一楼’的客人们说的,让先生见笑了。虽也想尝尝,却无处寻觅,所以未曾饮过。”珠玑答道。

    听到她没喝过,我便心中生出一丝窃喜,遂为她介绍道:“那今日要好好品鉴一下!此茶还有一特别之处,若身寒意冷,可煮沸热饮,一来暖胃健脾,二来驱寒活血;若是遇到酷暑或心意烦躁,可久置冷饮,既能解暑消热,也能安神静心。当然,平日里,温饮最好,口感甘甜,饮一杯便如身临幽谷,让人心思飘远。”

    他们二人听我说着,眼神里流露出无比的好奇和渴望。这时邓属领着仆人将风炉和茶釜搬了进来,我告诉他们,茶叶不可碾碎,只用等水煮沸后,将茶叶放入釜中,再煮片刻即可饮用,无需用盐。但饮三壶后,需取出茶叶,倒出剩余茶水,换水后取新茶再煮。随后仆人便按照我所说在一旁侍弄,待可以饮的时候,萧秀对邓属和仆人们说道:“你们退下吧,若是也想喝,可自取了,别屋煮去,尔等在此,人多扰心。”

    “诺!”那几个仆人异口同声地回道。

    而邓属却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