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山林叮咚,初识小六子(第1/2页)  忆凡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夏风吹拂绿叶,让绿荫下避暑的小动物们感到阵阵凉爽。溪水划过卵石,丝丝水汽激得午睡正酣的野兽牲畜心里一甜。金乌当空,万物宁静安然。

    一脚踩乱绿叶,一脚踏出波澜,也不知惊扰了多少小家伙的醉梦。张棉生身背竹篓,在烈阳下到处乱窜,汗水打湿了衣裳,他就取出竹壶喝上几口绿豆汤水,行走的累了,他就拿出今早刚烙的千层饼大嚼特嚼。肚子里有了垫底的吃食,整个人马上就精神抖擞,虎气昂扬。

    道人让他去附近山林采药,张棉生软磨硬泡的让道人教他轻身诀窍,道人不肯,棉生就睁着水汪汪大眼欲泪还羞的看着道人,饮食时看c上茅房跟着看c浇菜松土时还看。道人最后道了声“好一无耻小儿,贫道大人不与小人计,拿去吧”。

    一册旧书,书名《叮咚》。棉生本以为道人糊弄于他,弄了本旋章乐谱之类的。可细细一看,才知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蜻蜓点水尚且留痕,风拂杨柳尚且存根,声音叮咚,无痕无根,却又转瞬千里,此不为绝好的轻身诀窍否。

    山有声,水有声,鸟兽有声,万物皆具其声。人有声,蕴道含理为歌声,甜美悦耳。人有音,肆意乱发为噪音,惹人清梦。《叮咚》不教歌唱,只书奏乐。不以喉头为源,凭躯体四肢搅动风林水火,只求融入自然那无形的乐章之,自有顺风顺水横行天下。

    道人说,学《叮咚》切记一大要诀,多多聆听。棉生反辩,人耳大开该听的能听的无时无刻不在听,不能听闻的那也强求不得。道人听完哈哈一乐,笑道“鱼跃水面,声响可大。但你呆坐其间,又曾记得几回?人脑何其聪慧,四周动静真都听闻,你这小脑袋瓜也别干别的了。一切皆是顺应罢了,人无时无刻不在顺应此番天地。”

    棉生当时听得有些糊里糊涂,可也用心记得,以求将来参悟。

    《叮咚》开篇有一段小序,是不知何人写的一首小诗。棉生读了几遍,从开始的羡慕留恋,到几遍后感受到不经意间的悲伤哀叹。觉得这小小一首诗也甚是有趣,在这荒山野岭间大声读起。

    “千百里黄金路,亿万丈水晶灯,宝石成林麝香风。珍珠米c琥珀粥,真丝成草满地生。笑人生c醉人生,何为富贵何为空。思五谷c念树丛,香风熏得鼻子疼。财易得c情难买,举杯倒映一场梦。”

    感慨声是个妙人,接着也就抛之脑后。细读起旧书的每章每句,棉生却不时抓耳挠腮。要知原大地,一向敬仰读书人,为何。书自有黄金屋,书自有颜如玉。

    读书人,明事理c辨是非c尊荣辱。可哪个读书人不是从稚童起就学字启蒙,以棉生的家行情,能写全名字可就了不得,如何能郎朗涌读c细细品知。

    想到此处就不得不提起一人,百念和尚,一个怪里怪气的苦行僧。没错c就是怪里怪气。佛家以慈悲为怀,行走世间的行者或慈眉善目c或宝相庄严c或怒目金刚。可从无一人像百念和尚这样,打破了烙印在棉生等人心的佛家形象。

    身着缝满补丁的僧袍不说,还不常常清洗,搞的是异臭难闻。好酒c好肉c好色,腰间挂着个酒葫芦,嘴里叼着个烤鸡腿,还喜欢趴在土墙上往村里那几家寡妇院里偷望。

    按理来说这等怪人早就应该被村里驱走,可恰恰相反,百念和尚在村一呆就是年。为何?这厮不仅会望闻问切,冒充个野郎治病救人。还教村幼小学断字,讲述天地理风土人情,搞的好似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至于酬金?村酿的土酒,猎人带回的山鸡野兔足以。棉生倒是与这和尚投缘,虽说家父母训斥过几回,可两人好似忘年交般臭味相投,偷鸡摸狗c醉酒呕吐c偷看寡妇洗澡的勾当,也被百念和尚尽数传授,真乃狼狈为奸也。

    想想往昔的朝朝暮暮,又想起瞑目的一百四十口子,还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