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海扬女友(第2/3页)  夜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点,然后给张建军和黄海杨两家送去,也算是对一场战友情的念想。

    说是量力而行,实际上战友们不管自家的经济条件多差,都把这部分钱掏了出来。像种纬还把自己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一千块钱津贴费也拿了出来,添到了里面。其他战友你几十,他上百也凑了不少钱。

    当兵的,穷!一个月几十块钱的津贴费,真的干不了什么。平时手里能存上几十上百的就不简单,很多人实在没钱,还会向自己相熟的老乡借些钱。战友情,尤其是这种在战场上经历过生里死别的战友情,是没法用钱来衡量的。

    看到三班这么干,其他有战友牺牲的班也学着这么干了。那些没有战友牺牲的班排,也凑了些钱给有牺牲的班排送了过来,表达了自己的一番心意。

    听到了这个事情后,南疆特警团和襄城团一起并肩战斗过的战友们也凑了笔钱给拿了过来。接着,李武伟和韩学强这两名雷霆行动队的临时主官也送了笔钱过来,并且把这件事给报告了上去。然后,南疆方面的军官和缉毒警察们也送来了一笔抚恤金之外的捐款。

    最后,包括牺牲战友和伤残战友都算上,都多少被分到了一些钱。分到黄海杨和张建军两人头上的款项不到两万块钱。

    在九十年代,两万块钱已经不算少了。同时代的交通事故,一条人命也就赔个几万块钱。而当时一线城市一套普通住宅的房价,也不过七八万就可以下来了。

    拿到了这笔钱,种纬和牛柳就打算两人结伴把这笔钱给黄海杨送去,三班的另外两个兵则负责把张建军的那份给送去。至于那些伤残战友的钱,则只能安排人送回驻地后,再想办法了。

    从南疆到特警团驻地城市,有四千多公里的路程。而从南疆到黄海杨的家乡,却只有两千多公里的路程。因此种纬和牛柳就琢磨着直接请个假,从南疆直接去黄海杨的老家看看。

    可是他们向谁请假呢?排长国勇超可没这个批假的权力,李武伟在雷霆行动队的任务结束后,也管不着种纬他们了。怎么办呢?难道要跟着特警团的战友们回到驻地军营以后,再折腾一通吗?

    就在这个时候,团长袁以刚来了。袁团长是坐军机飞过来的,他是来接特警团的战士们回家的。

    特警团的这六十多个战士已经在南疆呆了近一个月,又连打了两仗。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袁团长自然放心不下手里的这些兵,知道任务圆满结束之后的消息后,就飞了过来。

    看到袁团长来了,种纬便向袁团长提出了请假的想法。袁团长自然理解自己的兵的想法,没二话就答应了下来。而且考虑到种纬和牛柳两人参军四年一次假都没请过,就特批了他们两人十天的假期。这样,种纬和牛柳两人探望过黄海杨的父母后,还能顺道回自己家呆上几天。这对已经四年没回家的两人来说,确实是件很贴心的安排了。

    不仅如此,袁团长还帮着联系了南疆方面,给种纬和牛柳两人安排搭上了从南疆飞往东海方向的军机。这样,他们两人至少可以省去在路上奔波的时间。

    农历大年三十,种纬和牛柳,以及其他几组去战友家探望的战士一起启程,乘军机飞往沿海地区。

    下飞机后又转长途车,经历了差不多一整天的奔波,种纬和牛柳张于在天快黑的时候,赶到了黄海杨的家里。

    黄海杨家住在一个小镇子上,从镇子出去往东不到两公里就是大海。黄家现在住的是一栋带小院的小楼,经济状况在镇子上算是比较一般的。

    种纬和牛柳赶到的时候,全镇的人家都在忙着过年了。唯一有黄家冷冷清清,一点过年的意思都没有。当种纬敲响院门的时候,过了好一会儿院中才有人过来开门。

    院门打开,只见开门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大嫂,想必这就是黄海杨的姐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