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疏散任务(第2/3页)  夜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方行政机关将协调各村村委会的人,帮助执行转移疏散的任务。

    同时根据天气预报,未来三四天的时间内又将有一场强降雨在沱江流域形成,届时将对沱江流域老百姓的出行造成不小的麻烦。也就是说,特警团和预备役团执行这个转移疏散的任务只有那么三四天的时间。等降雨下来之后,恐怕想转移老百姓都要坐冲锋舟去进行了,那个时候就需要劳动舟桥部队出动了——那样的话,麻烦就更大了。

    修筑新堤的工作不能停,对沱江大堤的加固和加厚工作也不能停,而且还要分出人手来疏散和劝离附近区域的百姓,这些任务加在一起不可谓不重。好在有新来援的预备役和民兵,否则只是特警团自己的话,这些个任务还真是没法在预定时间内完成。

    拿着预定疏散区域的地图好一阵研究,袁团长和特警团的参谋们很快就议定了一个总体解决方案。修筑新堤和大堤加固加厚的工作不能停,而且是越早完工越好。这样的话,派出去过多成疏散工作的部队,就可以安排一些前期抗洪抢险中比较劳累的部队和班排去执行,也好让他们疲劳的身体得到一些休整和缓解。一些前期在抗洪抢险中有了伤病的战士,也将被安排进疏散群众的队伍中去,尽量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另外,考虑到民兵大多是本地人,都是当地口音,和老百姓沟通起来更容易一些;而且民兵的战斗力和组织能力比特警团和预备役都远远不如。所以这些民兵也被打散了分配到了特警团战士的手下,专门配合战士们做当地百姓的疏散工作。

    对这个安排,不管是预备役团长还是带民兵的地方武装部人员,都没表达出什么不同的意见,很顺利就通过了这项安排。

    这不仅仅是因为预备役团现在已经划归特警团指挥,实际上现役军官转任预备役军官,都会升一级任职。也就是说,预备役团长的档次,也就相当于特警团的一名营长的职位。更别说特警团不是一支重要连队采用四四制配备的部队,全团人数近两千的集团军主力部队。

    而在特警团的人员划拨上,连续参加了抗洪抢险和突击队等重要任务的几个连队全都被轮换了下来,被拆散开来,分配到了疏散老百姓的小分队中去了。

    修筑新堤的工作还在继续,但需要轮换的连队已经退了下来。一些民兵连长队长也跟着退了下来,在特警团参谋的分配下,接受和熟悉新任务。

    虽然上到沱江大堤上的时间才没几天,但特警团的一些主力连队的体力已经消耗得很多了,一些伤病情况也出现了。能让这些连队和战士们退下来休整一下,调剂一下,还是比较科学的。

    这边忙着布置新任务,划分各自负责的片区,那边出去采买的人也已经回来了,那个领路的李老板也跟着回来了。

    看到后勤军官回来,袁团长特意把这几个军官叫到边上问了一遍。谁知得到的回复还真挺让他意外,这个李老板确实跟转了性似的。他帮着战士们跟其他卖家讲的价,让跟着去的战士们都挺惊讶。有几个军官趁李老板不注意,用他们刚淡定的价去向其他卖家询价,结果只换来了一片白眼儿。

    如果说这个李老板从中获得了什么好处的话,那就是他自己以同样的价格也搭车进了一笔蔬菜和肉。用李老板的话说,眼下的洪灾看样子还会持续下去,这鲜肉鲜菜的价格恐怕今后会越来越高的。

    不过,虽然后勤军官们买菜省了不少钱,但却还是花超了,超出来的那部分是他们按照李老板的建议买了不少煤回来。

    因为自特警团上到沱江大堤上参加抗洪救灾以后,战士们只能在沱江大堤上开火。一般情况下,部队都是就近向附近的老百姓采买一些木柴。可是由于近些日子一直下雨,老百姓自己用的木柴都不够用,又怎么能有足量的柴火供应部队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