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赶集(第1/2页)  仙之伐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赶集

    何裕在第一天赶山中虽然发生了一点意外,给他敲一个小小警钟,但收获的荣誉也是巨大的,随着何裕猎到兔子消息的传开,何裕成了全村小伙伴们心目中的英雄。何裕深知英雄不是那么好当的,还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在接下来的几天赶山中,他吸取教训,跟紧队伍,中规中矩,在收获上也是乏善可陈,除了每天稳定的20斤左右的茶籽,倒也采了不少野果,还碰巧采到一窝蘑菇,再也没有获得其他猎物。何裕能按捺住出风头的冲动,但想当英雄的小伙伴还是大有人在的,接下来几天里,漫山遍野c此起彼伏的“二愣子”c“狗蛋”c“三傻子”等找人的喊声,为今年的赶山平添一道风景,虽然到赶山结束也没有发生人身伤亡和人员失踪的重大事件,但几个当事人担惊受怕是难免的,尤其是以胆大包天c敢打敢拼,经常喜欢和何裕较劲的“二愣子”,由于想猎到野物之心太切,深入大山太深,他父亲找到他的时候已经吓昏迷了,醒来以后变得战战兢兢c胆小如鼠,这一性格改变虽然使他变得没什么出息,但在以后乱世中保全了性命,得到了善终,从这个角度来看,“二愣子”此次当英雄的壮举,倒也属于“塞翁失马”之类。

    赶山一共持续了10天,村子四周附近的大山都被梳理了一遍,收获是巨大的,各家的收获归各家,集体狩猎获得的猎物当时就分配了,但每家的收获要提取一成给村里做为“共同”使用,这次赶山祭祀山神的费用就是“共同”出的,大水洞民风淳朴,都会根据自己的收入多少上缴一成给村里“共同”,倒也不需要每家盘点,甚至有个别人为了争面子,悄悄多加一些交“共同”,当然偶尔也有极个别的人少交“共同”,就是村里人知道也会一笑了之,没有人会去追究。

    赶山完了是赶集,要把赶山所得的物品换成自己需要的物品和钱,本来赶集没有何裕什么事的,但由于这次赶山表现出色,加上母亲又不在家,出于奖励和不放心,父亲破例带他去集市。何裕的父亲叫何润秋,大伯叫何润春c姑姑叫何润霞(夏),三叔叫何润冬,都属于“润”字辈,刚好按出生季节取名而又不影响年龄大小排序,纯属巧合,父亲兄弟三个各有特点,大伯能说会道c三叔知书达理c父亲则是憨厚诚实。何裕父亲挑着一担装满山货c野味的箩筐走在前面,何裕迈开小腿跟在后面,何裕和父亲的面貌有八分相似,就是父亲皮肤较黑,一脸的憨厚,看向儿女的目光充满了慈祥。在家里面也是典型的“妇唱夫随”,连教育儿女都成为母亲的责任,父亲一心扮演慈父的角色。集市在离家里大约16里地的水口山,就是大水洞出口左面大山脚下自然形成的集市,有一条大路通向外面的世界。沿山脚小路走了近二个时辰,终于到达水口山集市。

    水口山说是集市,其实就是一个大点的村子,一条大路在村子中间穿过,形成了水口山的街道,在路的北面有一个何记杂货铺,右面有一个小小面馆和一个简陋的平安客栈,都是何裕三叔开的铺子,左面有一大片空地,是集市的摆摊交易区,每月逢五(初五c十五c二十五)开市,今天刚好是开市的日子,现在已经是密密麻麻的摆满了各种货摊,熙熙囔囔的人群在摊子边上挤来挤去,叫卖声此起彼伏,一幅热闹繁荣的景象。再往前走,有座木桥,桥下一条小河与大路交叉而过,在桥的上下游小河的两面,希希散散有数十户人家居住。

    在路的南面,背靠大山有一大片整齐的高门大院,整片区域有上百亩之多,被八尺高的围墙围在里面,那里就是当地大族杨家的居住区域。在杂货铺的正对面,有一个高大门楼,上面有杨家宗堂四个金色大字,里面隐约有读书声传出,看着这个门楼,何裕不由露出希冀之色,落到三叔眼里,不由叹了一口气,何裕也到了上学的年龄,但上学的费用不是何裕家可以承受的,他悄悄的对何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