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二十三章 范永斗(第2/3页)  明末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张家,有抗清大功,并且还是朱宏三的便宜老丈人,就是这种勋贵只要逆了朱宏三的意思,一样身死族灭。朱宏三留下范永斗也只是想和关外的蒙古人留一条联系通道,毕竟这个时候中原王朝初建,蒙古人在来一个寇边那就不好玩了。

    所以朱宏三在神武七年的封爵中,给范永斗一个世袭锦衣卫千户的封爵,算是褒奖他在山西抗清战争中突出的贡献。

    范永斗昨天得知皇帝来了宣府要见自己的时候,真是欣喜若狂,只要和皇帝搭上关系,那自己也就不用害怕朝中的湖广勋贵了。那些湖广九头鸟实在不是东西,每年从自己这里要去数十万银元不,还要在边贸生意上插上一脚。

    以前范永斗畏惧马家的势力,原想要妥协的,但是现在不同了,只要皇帝肯首自己的功绩,那就是马家也动不了自己分毫。

    范永斗跪在八人的最前面,低头不敢看前面,只能用眼角余光看到一双黑色牛皮靴子走了进来。那个人走到最前面坐下后道“几位爱卿平身!”

    范永斗根据太监教的,赶紧恭敬的叫道“臣谢主隆恩!”然后磕了个头了起来。

    起来后范永斗用余光打量那个人,只见大殿中坐着一个胖大的中年人,身穿大红色五爪金龙袍,头戴金丝制成的纱帽,腰间是一个足有巴掌宽的玉制腰带。这个中年人身材魁梧,留着齐胸的胡须,正笑嘻嘻的看着范永斗。

    看到皇帝看自己范永斗赶紧垂下目光,因为太监告诉他,没有皇帝的允许绝对不要和皇帝对视,那可是大不敬之罪。

    朱宏三看到谨慎微的范永斗,笑道“好了,这里不是皇宫,大家也不用遵照什么礼法,今天是朕请客,大家都坐下吧!”

    总兵府大殿中摆了九张桌子,最上边的自然是皇帝的座椅,剩下的八张分列两边,范永斗等八人听皇帝这么,赶紧根据身份的大,坐在属于自己的桌子后面。

    跟着朱宏三一同进屋的还有皇四子朱渊、皇长孙朱升铎、宣府总兵赵良栋三人,朱宏三对赵良栋道“赵爱卿,昨天朕和你的事情你都和他们八人了吗?”

    赵良栋躬身道“回陛下,末将已经将陛下重开互市的意思传达给八人知晓!”

    朱宏三点了点头,对八人问道“你们八人有什么意见?”

    这八家商人以范永斗为首,范永斗听皇帝这么问赶紧起来道“陛下真是天纵英才,互市一开整个边关再也不会有大的战事了!”

    互市也就是后世的边贸,这种制度古已有之,汉初曾同南越和匈奴通商,后来随着西域道路的通畅,与匈奴的边贸得到不断发展。隋唐以后,各王朝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宋、明时期同边疆各族进行的茶马互市也很频繁。

    明中期开始,因为明朝不在与蒙古有大的战争,所以蒙古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成化十六年,达延汗消除了蒙古社会内部的封建割据和混战局面。蒙古地区畜牧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使蒙古地区出现了“部落众多,食用不足”的社会经济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地区必然要萌发出对外交换商品的强烈要求,以便用自己的畜产品来换取汉族地区生产的粮食及其他生活消费品。而当这种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蒙古地区的统治者就发动战争,企图打开与汉族地区进行贸易的大门。明史上称为“庚戌之变”的重大事件,就是这类战争的典型表现。

    这个时期尽管蒙汉统治者之间经常发生武装冲突,民族间的战争时停时续,但在民间却已自发地出现了贸易活动,史称“私市”。“私市”在弘治午间已经出现了,厚利之下,商民必趋之若鹜。尽管明朝政府曾经颁发了一系列禁令,企图禁绝“私市”,但是蒙汉间的贸易活动是蒙古地区与汉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并不是明朝政府利用国家的强制力量所能阻止得了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