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二十九章 台湾(第2/3页)  明末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正被押往北京!”

    郑成功听到这个消息如同五雷轰顶一样,这几年大陆没打过来并不是兵马准备不足,也不是海军不如自己,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家都是大明臣子,自相残杀实在不好。当然还有一个次要原因,那就是朱宏三的海军都在吕宋和荷兰人打仗,暂时无暇顾及台湾这里。

    但是现在朱由榔投降可完了,郑成功没了政治上的靠山,同时朱宏三没了云南的牵制,更能抽调兵力对付郑成功,大家听到杨朝的消息后马上一片愁云惨雾。

    何廷斌原就是荷兰人的通事,虽然在配合郑成功占领台湾上不留余力,但是他还是亲荷兰的,这时听到杨朝这么何廷斌对郑成功道“王爷,现在已经这样,不如咱们投靠荷兰人,或者占领台湾自立为帝得了!”

    这时郑成功身边的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文人大惊,赶紧出来道“王爷,我等是华夏苗裔,怎能投靠那些蛮夷?当年王爷不也是为了这个才与与老王爷决裂?难道今天还要回头走老路吗?”

    话这个人是陈永华,就是鹿鼎记中韦宝师父陈近南的原型。

    陈永华出生崇祯七年,陈永华父名陈鼎。陈鼎是明朝天启七年举人,崇祯十七年中进士。陈永华年轻时寄籍漳州府龙溪县,通过科举,取得龙溪生员的资格。神武元年,清军攻陷同安,陈鼎在明伦堂自缢。当时陈永华只有十五岁,为博士弟子生员。清军入城后,陈永华出逃,当时郑成功占据厦门,图谋恢复明朝江山,正在延揽天下士子,陈永华就去投了郑成功。

    当时南明的前兵部侍郎王忠孝推荐陈永华,郑成功与陈永华谈论时事,完事后郑成功高兴地道“复甫,你是当今的卧龙先生。”然后郑成功授陈永华参军之职,并以宾礼相待。

    陈永华和当海盗出身的何廷斌不一样,陈永华深受儒家毒害多年,就连投降满清剃发都不干,那能还去投靠奇模怪样的荷兰人?那比杀了他还难受。

    郑成功听陈永华这么也大点其头“复甫的很对,我等天朝上国,怎能屈身于蛮夷?以后投靠荷兰人的话不要再提了!”

    郑成功的老师是大学问家钱谦益,自就深受儒家思想的毒害,当年就冲冠一怒和父亲郑芝龙断交,现在更不可能投靠荷兰人了。

    何廷斌赶紧躬身接受郑成功的训斥,但是这不解决问题啊!对岸虎视眈眈,不投靠荷兰人怎么办?

    “王爷,现在我军初占台湾没几年,岛上自给尚且困难,往年都是杨朝兄弟走私过来物资。现在皇帝投降,对岸必定开始严加封锁沿海,这样我们坚持不了几年啊!”

    郑成功愁眉不展,这也是问题。前几年对岸对走私睁一眼闭一眼,现在皇上投降了,神武皇帝必定要调转枪口收拾自己,这可怎么办?

    杨朝看到大殿中所有人低头深思,赶紧起来道“王爷,草民还有话。草民这次来是受泉州知府辛自修所托,来给王爷送封信!”杨朝完将衣服夹缝中的信件拿出来,交给郑成功。

    何廷斌原就和杨朝不对付,现在看到杨朝成了对岸的探子,生气的道“好啊!原来杨朝你成了叛徒!王爷,臣请杀了杨朝,他回去必定将承天府的河道水情告知朱宏三,那样咱们就危险了!”

    郑成功的户科督事杨英,当年和杨朝关系不错,现在看何廷斌在这颠三倒四要杀杨朝,赶紧出来道“王爷,杨朝为我们运送粮食物资多年,要想投靠朱宏三早就投靠了,根不用等到现在,请王爷明察!”

    郑成功还没糊涂到听信一句话就要杀人的地步,杨英完后郑成功对何廷斌道“王信任杨老叔不能出卖我们,何先生以后不要了!”

    郑成功完打开辛自修的信观看,信上的很简单,先是大谈两方一同抗清的情谊。然后就是述朱宏三军事上的强大,什么战船如云猛将如雨,至于普通士兵那更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