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制和内阁制是中国古代两大治理国家的制度。
丞相制度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不过在那个时候成为相国、丞相等,“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
从丞相的起源来说,最早恐怕可以追溯到商周,有相,宰等名称,但并未作为正式官称,究其原因,商周是贵族政治,而丞相是官僚的首长。打个比方说,商周更类似于家族企业,老板自兼总经理,集权社会更类似现在的股份制企业,自然需要一个单独的总经理。
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当时社会水平的限制,君主需要处理的事务并不太多,助手其实未必是必须的。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经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分封制度遭到瓦解,贵族政权受到专业的官僚体制的冲击,丞相开始批量出现了。这段时间的丞相的名称有相,令尹,相邦等种种称呼,以丞相为代表的官僚体制作为君主来代替贵族政权的做法,也逐渐登上历史舞台。
秦一统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候,确立了丞相作为君主头号助手的地位,正式成为官制。秦朝丞相并不定员,有时一相,有时二相,出身宦官的为中丞相,赵高曾经担任过此职。
汉初大概是丞相最威风的时代,丞相威权之重,直逼皇帝,丞相和皇帝同时接受百官朝拜。但是好景不长,盛极而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上台,相权在武帝时候遭到重大削弱。
原因很简单,有人认为是武帝要削弱相权,因为相权威胁到了皇权云云。恐怕是汉武大帝认为丞相无能,不足与之共同决策国事。汉武通过尚书台这一部门,绕过丞相,直接决策国事。这样,丞相就失去了议政参政的权力,也就是说,丞相的权限受到了侵吞。但很难说尚书台分享了相权,因为汉武年间,谁知道尚书台的哪个兄弟?只能说皇权侵占了部分相权,但是此时丞相仍然并未失去百官首长的身份,也并未失去督导百官的权限,所以汉武时期的丞相并不是传说中的架子。
汉武帝对丞相制度的破坏,我感觉没有史家说的那么严重,因为相权从根本来说,是从皇权派生出来的,皇帝和丞相,权限本来分的就不是非常清晰,碰到强势的皇帝,自然丞相的权限就削弱了。
但是霍光不一样,霍光不是丞相,理论上来讲,他地位还要低于丞相,他凭什么指挥丞相?霍光只好逐渐加重尚书台的权势,后代外戚摄政成为惯例,有样学样,我们自然看到尚书台的权势一日日加重,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时惯称三公九卿制度,三公都是丞相。实际上,三公中的太尉不常设,其实只有丞相和御史大夫常设。人称二府,所以并不是只有宋朝才有二府。
到了东汉时代,汉光武感觉三司(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的大字很不爽,就把大字给去了,然后我们光武帝也是精力很充沛的皇帝,同时,也喜欢事必躬亲之类的,于是有文件精神就靠尚书台来直接下达了,当时人们说什么事归台阁,三公备位而已,可见领导一旦喜欢事必躬亲了,助手就变成废柴了,秘书就变成香饽饽了,
按照这个规律,我们可以一直往下看,秘书们一旦被领导看重,职位一提再提,那就是百官之长了,再加上他与领导经常相处,可以互相讨论大事,那就变成真丞相。
所以魏晋南北朝时代,尚书台权势逐渐加重以后,手握尚书台的长官,录尚书事就变成了真丞相了,但是皇帝还是需要秘书的啊,于是中书按照这个循环也起来了。于是在南北朝时期,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逐渐成形。
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就建立了三省制度,三省长官都是名正言顺的丞相。其实尚书省主管执行,所谓县官不如现管,所以尚书令权势最大。中书省就是领导秘书,拟招之类的,这个与领导最亲近的,门下省主管封驳,审批文件,看看通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