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四十四章 冲突(第2/3页)  明末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元璋苦笑一下,便传口谕,不再让女乐入宫,还特意加上一句,周观政你干得好,回去休息吧。无论怎么说,朱元璋已经仁至义尽,给足了周观政面子。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周观政死都不走,这个书呆子不依不饶,一定要朱元璋出来和他说,朱元璋明白自己选的这些人都是不会通融的。娱乐也搞不成了,亲自穿上朝服出宫进行安抚,对周观政说,你做得对,我已经反悔,不用女乐了。周观政听到后,才回家睡觉。

    真是千古奇谈!皇帝口谕还不行,居然还要亲自出来道歉!我们在叹服这个书呆子的同时,不也应该钦佩他的勇气和正直吗,大明王朝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坚持原则的人,才能够延续两百年长盛不衰,应该说朱元璋搞的这个监察制度是相当不错的。

    自古以来,就有言官的设置,这些人不管具体事情,他们的任务就是提意见,而历来的封建王朝也形成了一个传统——不杀言官。历史上无论多昏庸的皇帝,也很少有胆量敢杀言官的。所以在朝堂上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言官在下面说皇帝的不是,一点不给皇帝留面子,还洋洋自得,很有点你能把老子怎么样的气魄。而皇帝只能在上面一边听,一边咬牙切齿,想着明天就把你调个位置再整治你。

    而御史和给事中制度到了明代中叶就变了一番模样,除了正常制约官员外,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限制皇权。所以在历史上出现过海瑞骂嘉靖家家干净c雒于仁骂万历酒色财气这种奇葩事情。

    朱宏三作为明朝宗室,他的身份在起兵后确实给他带来很多好处。但是在获得朱元璋的政治遗产后,也将一些糟粕继承下来。其实在朱元璋设立给事中制度之初,并不是什么坏事,可是什么制度经过二百年也会完全变个样子。以前朱宏三可以独自下圣旨决定一些官员任命,那是因为朱宏三打着中兴明君的旗号,并且这几年朱宏三弄得还不错,不管对付满清还是永历朱由榔,都能节节胜利。

    所以那些御史言官们对朱宏三的胡作非为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反正只要不太出格就可以。但是真要闹过分了,这帮御史言官也不会吝啬手中的权利。

    这次王沄敢站出来说话就是御史言官再给他撑腰,因为朝中一半的御史言官都出自浙东,现在皇帝要胡闹,这帮家伙自然不能看着不管。

    朱宏三也知道这帮家伙讨厌,所以为了绕过这些人,称帝伊始就在内廷成立了军机处,打得主意和后世雍正皇帝一样,你们大臣只要跪受笔录就好了,其他的什么都不要管,都是我皇帝做主。但是名为军机处,就要掌管军事,所以现在军机处的职能只局限于军事,其他政事还无权过问。

    今天这个王沄蹦出来反对朱宏三,但是朱宏三还没办法收拾他,因为君权要受制约,万一圣旨被给事中封驳怎么办?那可就丢大人了!

    正在朱宏三和王沄僵持在这的时候,边上侯恂已经将那个大肉馒头吃完了,并且将那碗汤也喝光了,这时侯恂打了个饱嗝,拱手说道:“陛下,臣年纪大了,吃完饭就想睡觉,臣请陛下恩准臣下去休息!”

    朱宏三看侯恂出来圆场,打个哈哈说道:“哈哈,好!这一路上路途劳顿,侯先生也是有些劳累了,下去休息吧!”

    侯恂起身后,来到王沄的身边说道:“王小子,老夫看你精神不错,搀扶老夫下去休息行吧!”

    侯恂的身份地位比王沄强的不是一点半点,王沄的老师是陈子龙,陈子龙的老师是黄道周,而黄道周只是天启二年进士,侯恂可是万历四十四年。所以王沄不敢推辞,赶紧搀扶侯恂下去。

    看到王沄走了,朱宏三也没了淫人妻女的兴致,挥挥手让锦衣卫将这些满清降官带了下去,押回南京交给大理寺处置。

    朱宏三看着王沄走出去的身影,他知道虽然王沄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