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37 章(第1/4页)  霸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可以张君武之睿智,却是早看出了其执拗且追求完美的xìng子,在看过了那份密报后,便已明了处罗可汗的真正死因是心中矛盾冲突太过激励之故此人既想着要报复朔州之败,可又好面子,不愿去撕毁盟约,此番私下贩马给大夏,已是背盟行事,只是强装着糊涂罢了,可惜被执失思力点破了去,心中难免有愧,日有所愧夜必有噩梦,加之此人本身必是有病在身,如此这般一刺激,暴毙也就不足为奇了的。

    “xìng格决定命运?陛下斯言精辟,微臣愧不如也!”

    一听张君武如此说法,王诚的眼神立马便是一亮,越想便越觉得有理,情不自禁地便击掌叫起了好来。

    “罢了,不说这么些闲话了,看样子窦建德是铁了心要来掺和东都之战了,朕便给他加把火,催请其一回好了,传朕旨意,着徐世即刻兵进两淮,扫dàng诸寇,另,着各部主将即刻到中军大帐议事,朕要部署明日之攻城事宜!”

    处罗可汗的暴毙必然会在草原上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波,然则这并不是张君武关注的重心之所在,实际上,他此时也没精力去cāo心草原上的事情,感慨几句之后,也就将处罗可汗的死抛诸脑后去了……

    xìng格决定命运,这么句话还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之真理,这不,面对着徐世大军即将进入安徽之局面,原本在两淮流域争雄的诸方势力立马便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张善安直接率部一路狂奔地撤过了长江,躲去了江西;左才相则是赶紧率部收拾细软逃回了山东,至于周法明这个隋末最有名的墙头草么,则是当机立断地摒弃了南梁,高调宣称愿以四州之地归附帝国,而杜伏威虽不曾发表甚声明,却悄然增兵滁州,以军中第一大将王雄诞为前敌总指挥,率六万精兵经略滁州,摆出了副要死守江都之架势,可实际上么,他自己却是在加紧收拾行装,随时准备躲回苏州去,显然是做好了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溜的算计。

    徐世的大军尚未进入两淮地区呢,各方反王便已逃了个精光,待得瑞明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徐世正式挥军从亳州杀进两淮之际,所过处,居然没遇到丝毫的抵抗,几乎是先锋军一到,各州各县便即闻风而降,一路顺风顺水地便从寿春过了淮河,浩浩dàngdàng地直奔滁州而去。

    滁州,自古以来便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从春秋时起,此处便是攻战频繁之所在春秋时吴楚在此争霸不断,三国时吴魏更是在此酣战十数场,待得到了南北朝时,滁州又成了南北势力的主战场之一,无数战事在此上演,到了隋末乱世时,滁州更是战乱不断,陈陵、沈法兴、李子通、杜伏威先后占据此地,可谓是墙头变幻大王旗,生生将一座本是繁华兴盛的城池弄得个十室九空,再不复往昔之荣光。

    “诸位,本将军已得知线报,华朝徐世所部十五万大军已尽皆渡过了淮水,正在向我滁州杀来,其先锋已濠州,最迟后日一早便会进抵池河,尔等可有甚要说的么,嗯?”

    滁州城虽已破败,可重整一新的城守府却尚算光鲜,此际,正堂的两侧挤挤挨挨地站满了楚王军(杜伏威曾向杨桐称臣,受封为楚王,其后杨桐虽被王世充所杀,杜伏威也自不曾更改王号,依旧以楚王自居)将军,居中一名身材魁梧的大将赫然正是杜伏威手下第一勇将王雄诞,但见其满脸肃杀之气地环视了下众将,声线冷硬地便将华军即将大举杀来的消息道了出来。

    “……”

    在场诸将都是江淮子弟,往昔也都是好勇斗狠之辈,在与李子通等抢地盘时,个个悍不惧死,每逢军议,那都是人人抢着要打先锋,可这会儿遇到了声名远扬的华军么,却全都成了缩头乌龟,任凭王雄诞的目光如何炯然逼视,愣是无人愿站出来开头pào,一时间偌大的正堂上竟是就此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