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正本清源(上)(第2/3页)  锦绣凰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狱交给杨正清打理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大理寺。每个人都为杨正清捏了一把汗,还有前几日巴结杨正清反倒吃了闭门羹的几个人也偷偷的幸灾乐祸。唯有郑言知道这是段霖晖对杨正清的考验。

    刑司狱可是说是大理寺里最难啃的一块地方。靖朝开朝以来,刑部和大理寺都有自己专门的牢狱,刑部天牢和大理寺典狱。但是刑部和大理寺毕竟制权有限,有些案子因为各自权限没有办法审理,而开朝之时,太祖事务繁忙,案件又多,没有办法一一审理,所以特意设置了刑司狱,让刑部与大理寺共同执掌,可越级审理关押。

    太祖的本意是好的,刑司狱起初也的确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刑司狱的缺点无可避免的暴露了。

    因为是刑部和大理寺共同管理,所以难免会有互相推诿的情况发生,到了建衡年间,刑司狱已经是最臭名昭著的监狱了,百姓皆对其嗤之以鼻。刑部与大理寺光顾着打理自己的监狱都嫌没空,更不会花心思去管刑司狱了。刑司狱初期关押的都是犯刑严重或者是达官显贵,可是后来因为刑部和大理寺都忙,有些小犯人就先放到刑司狱里关着。大理寺和刑部都想着反正对方会有人看着,所以自己这方面都不上心。

    长官级的不管,刑司狱的几个监管人员却是欢喜的紧。进来的人若是家中有权,那么不用呆就放回去,若是有钱,那么交几个钱也就放回去了。但若是贫苦百姓,那么日子可就很辛苦了,交不起钱就被打,打了也没人管。而且这些事情刑司狱的人都很谨慎,做的案宗都是天衣无缝的。

    所以建衡年间这个刑司狱就像是全国司法部的一个毒瘤,刑部那边并非不知道,可是他们自己也的确忙,全国案件的定罪都要交由刑部审查,而且建国初期有大量的法律需要制定。所以刑部也只是口头警告警告刑司狱的那些人收敛一些,可是效果微乎甚微。

    段霖晖对于刑司狱向来都是深恶痛绝,所以他当上大理寺卿之后,安顿好一切便向萧祁上书了,你们刑部不管的事情,就由我大理寺来管!

    萧祁接到段霖晖的上书也是吓了一跳,他不知道刑司狱竟然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所以他很快便下令将刑司狱撤销,归分于大理寺典狱之下。段霖晖本来想自己动手处理这个恶瘤,但如今来了杨正清,他便想着让杨正清来处理。

    杨正清得到了命令,他知道刑司狱是个什么情况,但他也不抱怨,只向段霖晖请了四天假到了刑司狱。一进刑司狱,杨正清自己都几乎惊呆了。刑司狱的牢房恶臭扑鼻,潮湿阴冷,破烂不堪,蝇虫满天,犯人的生活十分苦,这样的地方连看守都不愿意多呆,可段霖晖偏偏让他来。可杨正清现在没有时间考虑段霖晖是怎么想的,他现在的首要目标是查看刑司狱里的情况,因为他知道这样的环境中一定会有很多冤案。

    刑司狱的一些人对于皇上的下令并没有多少关注,因为这个机构是太祖皇帝下令设置的,他们认为萧祁不会这么快就否定了这个机构。况且刑部那边从来也只有雷声大雨点小的警告,这些人就更是不痛不痒。

    所以刑司狱的一些人见道杨正清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将他放在眼里。若是段霖晖亲自来,或许他们还要给些面子,但是杨正清不过是名不见经传的少卿,他们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将他放在眼里,每个人都想,随他去折腾,难道还能捅破天?

    但是杨正清可以。

    杨正清在这个连看守都不愿意呆的牢狱中整整呆了四天,他详细的盘问了许多犯人,没有一丝不耐烦,对于每一个人,他都耐心的听他们诉说冤情,诉说刑司狱里面的事情,然后将关押之人说的话全部都记下来,回到府上,每一条每一案都对照着刑司狱上报大理寺或刑部的文案仔细审查。

    又过了五天,杨正清派人请刑司狱的一帮人员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