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刘辩被废篇(第1/3页)  少年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收下吕布之后,董卓心里踏实多了,可以开始整事了。首先,他以本年6月开始一直到现在久雨不停为由,罢免司空刘弘,由自己担任司空。

    接下来,董卓要招揽一个人,这个人在江湖上已消失了11年多。当年在宦官们与酷吏阳球的联手打击下,被贬去朔方郡的大名士蔡邕。宦官倒台了,天下大赦,蔡邕被允许返乡探亲。结果一回到家,洛阳城就传来消息“董卓很仰慕你,请你去京城做官”

    蔡邕跟董卓根本就不是一条道上的人。且董卓杀人不眨眼,自古伴君如伴虎,如今要去伴这样一个比老虎还猛的董卓,恐怕将来都不知道会怎么死呢。蔡邕上表推辞,理由却很没创意,说自己病了,当不了官。

    董卓自然知道这是推辞。他当场大怒,跳起来道“给你脸,你不要脸是吗?老实告诉你:你要再不来,那就等在家里给你全族人收尸吧”

    你说冤不冤?碰上宦官,至少还躲得起;遇上董卓,是惹不起也躲不掉了。蔡邕为了一族人的性命,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到洛阳城做官来了。

    蔡邕一进洛阳城,董卓就犹如过大年一般特别兴奋。说实话:董卓是真的喜欢蔡邕。为将这种喜欢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董卓三天之内创造了一个汉朝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奇迹。

    蔡邕一到洛阳,董卓就让蔡邕做了太学祭酒。然后以他考试成绩第一为由,连续三天升蔡邕的官:第一天是侍御史,第二天是持书御史,第三天是上书,最后还封为侍中,年俸二千石,享受九卿的待遇…这升官速度,简直堪比火箭哪!

    当然,这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是什么?两年多后,王允会很明白的告诉蔡邕。

    做完这一切,董卓终于又想起了先前在心头一闪,却久久挥之不去的一个念头——废刘辩、立刘协!在董卓看来,如今这事,根本轮不到别人发表意见,他自己一句顶一万句,拍板就能定夺。不过为体现对某人的尊重,董卓决定还是事先跟他通通气的好。董卓都要给面子的这个人,自然就是袁绍!要知道:如没袁绍,董卓可能现在还在洛阳城外徘徊…

    于是董卓把袁绍叫来,开门见山的道“天下之主,应该贤明。现在每每念及灵帝昏庸,令人痛心。我看董侯刘协的才能要胜于史侯刘辩。所以我打算废刘辩,立刘协,你看怎样”

    董卓话都说的这么露骨了,袁绍自然也不能客气,他也直话直说“汉家君临天下已近四百年,恩泽深厚,万民拥戴。当今陛下富于春秋,未有不善宣于天下。公若违礼任情,废嫡立庶,恐众议未安”这话意思是刘辩正当年少,也没做错什么事,你突然搞个废嫡立庶、废长立幼的事,那是乱来,天下人必不服你!

    董卓一听勃然大怒!娘的,老子叫你来说事,已是给足你面子了。没想到你还敢坏老子的事?想到这,董卓按剑喝道“你算是个什么东西?天下之事,我说了算。如我要废嫡立庶,谁敢不从?不从的人就连试试我这把刀是否锋利”

    啥?天下之事你董卓说了算?难道你忘了之前是谁说了算,你才能进的了这洛阳城的?别过了河就想拆桥。我这桥也不是一般人能拆的。袁绍也勃然道“天下有利剑的,只怕也不止董公你一人吧”

    董卓却好像心不在焉,没听见袁绍说话似的,只见他自言自语道“依我看,刘氏这个种子是不能再留了”

    汉朝四百年,第一个敢说刘氏之种不可留的人,非董卓莫属。当年王莽篡位,也没说的这么露骨,人家做的很含蓄,是通过禅让这一传说中神圣的仪式将皇冠戴到了自己头上。而董卓却血口大开,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叛逆了!

    袁绍再也忍不住了。当初叫你进城是干嘛来的?那是借你的刀杀宦官,共同辅佐汉室,救天下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是叫你来造反的!你要造反,我袁绍第一个就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