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灵帝驾崩篇(第1/4页)  少年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月,射声校尉马日磾升任太尉。8月,刘宏下令设置西园八校尉: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老大是刘宏的亲信、壮健有武略的小黄门蹇硕。司徒许相罢官,司空丁宫转任司徒,光禄勋刘弘升任司空。表兄、卫尉董重被封为骠骑将军。

    9月,南匈奴单于叛汉,与白波起义军联合入侵河东郡。

    9月,张纯、丘力居等人劫掠青、徐、幽、冀四州。刘宏命中郎将孟益率骑都尉公孙瓚前往征讨。

    10月,青、徐二州黄巾余党复起,寇掠郡县。

    面对整体失控的局势,星相大师告诉刘宏“据天象显示,洛阳城可能危在旦夕,两宫要发生流血事件。请陛下做好准备”

    洛阳城危险,这种事其实不必看天象,看看路边死人和每天的军事情报,刘宏大约已可知道,造反兵攻进他的皇宫,那是迟早的事!

    没办法,刘宏只好征召天下的部队,在京城的平乐观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在平乐观中筑一大坛,上建十二重华盖,高10丈。坛东北再建一小坛,复建九重华盖,高9丈。16日,刘宏亲自立于大华盖下,大将军何进立于小华盖下。刘宏披甲戴盔,骑着战马,自称“无上将军”雄赳赳气昂昂的从部队面前走过。口号排山倒海,响彻云霄,好不壮观。

    场面看似很强大,其实刘宏心里虚得很,但又不得不装。装完后,他问身边的讨虏校尉盖勋“今日朕表现如何”

    盖勋答“先王曜德而不观兵。如今乱兵还远离京城,陛下却只在京中列阵。臣恐怕这吓不倒那些乱兵,反而给陛下招致黩武的恶名罢了”

    刘宏叹道“卿言甚是。只恨见卿太晚,群臣从未对朕说过这样的话啊”盖勋拜谢而退。

    后来盖勋曾对袁绍说“我们的皇上还是很聪明的,只是被左右这些小人蒙蔽了。我们应该将这些害人的宦官们全部清理干净了”可谁知这句话竟传到了蹇硕的耳朵里。蹇硕马上去刘宏的耳边搬弄是非,将盖勋赶出中央朝廷,去任京兆尹。

    11月,巴郡板楯蛮夷反叛,被赵瑾平定。

    11月,下军校尉鲍鸿奉命率兵去平定汝南郡葛陂的黄巾余党。

    11月,公孙瓚在辽东属国的石门山大败张纯。张纯抛弃妻子,逃奔出塞。但公孙瓚随后因追敌深入,反被丘力居的乌桓兵马围困在辽西郡管子城长达200余天。最后粮尽兵溃,士卒死者超过一半。

    11月,王国率凉州叛军围攻右扶风的陈仓县。刘宏这才想起来:看来要搞定这帮凉州乱民,不请那家伙重新出山,是不行的了。

    汉灵帝刘宏下诏请皇甫嵩出山,封为左将军,并统领前将军董卓,两人共率兵四万,去救援陈仓。董卓向皇甫嵩建议立即赶去救援。但皇甫嵩却摇头说“不”

    董卓很不解,皇甫嵩就给他上了堂课“知道兵法上有句话说‘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吗?董卓听出来了。皇甫嵩讲的这是孙子兵法。以为老子没读过吗?

    皇甫嵩装作看不出董卓内心的不满,继续给他上课“陈仓城虽小,但守备坚固。叛军虽强,但没个一年半载绝拿不下陈仓城。我们就等他们打累了再出动,以逸待劳,想不赢都难哪”

    皇甫嵩一番话否决了董卓的作战方案。他无话可说,只好搬来板凳,陪皇甫嵩看戏。这场戏看得董卓甚是压抑。冬去春来一直看了80多天,到了中平6年(189)2月。

    果然被皇甫嵩说中了!神奇的陈仓城犹如铜墙铁壁。而王国的叛军则像一群热锅上的蚂蚁,在城外转来跑去,就是找不到突破口。无奈,王国只能下令解围退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