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桓帝党锢篇(第1/3页)  少年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汝南太守宗资、南阳太守成瑨各以范滂、岑晊为功曹。将郡中政事全部交给他们处理。歌谣唱道“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

    党锢之祸,祸起南阳、太原二郡。南阳郡宛县有一叫张汎的富豪,是汉桓帝刘志乳母的亲戚,平时与宦官们也情好甚密,在当地恃势骄横不法。岑晊、张牧二人便以成瑨的名义叫张汎逮捕入狱。宦官们也讲义气,千辛万苦从刘志那里搞来一张赦令。眼看张汎出狱有望,岑晊急了,竟劝成瑨先斩后奏,将张汎及其宗族宾客二百余人全都依法处斩了。

    太原郡晋阳县有一叫赵津的小黄门,平时贪横放恣,为一县巨患。太原太守刘质也命手下王允将赵津逮捕,不顾刘志的赦令,先斩后奏将赵津处死。

    这下,事情就闹大了!一郡太守竟敢不把皇帝的赦令放在眼里?你们这些读书人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吗?张泛之妻在中常侍侯览的怂恿下,上书讼冤。刘志大怒,下令将成瑨、刘质二人下狱严审。最后有关部门的判决结果是:二人都犯了大不敬之罪,罪当弃市。

    与成瑨、刘质二人同时,山阳太守翟超的督邮张俭率人捣毁侯览为其母修建的庞大茔冢,将其资财全部没收。还有东海国国相黄浮将五侯之一徐璜的侄子、下邳县令徐宣斩首弃市。翟超、黄浮二人被罚去右校服苦役。

    为救这四人,太尉陈蕃、司空刘茂联名上书,但刘志不听。陈蕃、刘茂反被弹劾,刘茂恐惹祸上身,不敢再谏。但陈蕃身为士大夫的领袖,再次上疏力谏。刘志不但不听,且下诏斥责。宦官们也恨陈蕃弥甚。只因其名气实在太大,一时也不敢加害。

    平原人襄楷十余日间也诣阙连上二疏,要救四人。刘志也不听。但因襄楷书中所论,皆天文历象之言,正是刘志所好杀。所以人襄楷也没受到什么处罚。但另两人可就没这么幸运了:符节令蔡衍、议郎刘瑜为救四人上书,结果自己反被罢官。

    一案未了,一案又起。一桩诡异的杀人案终于彻底引燃了士大夫与宦官两大门派的生死对决,挑起了党锢之祸!

    杀人案的主谋是一个叫张成的人。精通算卦,经常来往于皇宫之中,跟宦官的关系搞得不错,甚至还攀上了汉桓帝刘志。大家一道切磋卦术。

    不知道这张成跟什么人有什么仇,只知道他叫自己儿子去把对方给干掉了!这事被司隶校尉李膺知道后,李膺就把张氏父子逮捕起来,准备法办…

    但谁都没想到:这张成竟一点也不慌,还满有信心的告诉儿子:不要怕,没过几天,我们绝对会平安出狱…

    果然很快,上面就下了赦令,要求李膺放人!史书的解释是张成算出刘志不久就要颁布赦令。不过我认为:算卦这东西是不靠谱的,张成跟宦官和皇帝都打得火热,提前知道内幕消息,那是肯定的。既这样的话,还不赶紧趁赦令发出前,趁机把仇家干掉吗?

    李膺终于明白什么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竟被对方绕进去了!

    但张成父子还是失算了。他们还是没能走出监狱。很不幸,李膺不认赦令这一套。和成瑨、刘质二人一样,李膺也先斩后奏,就在狱中把张成父子砍了!

    这下麻烦大了!张成父子杀人,不过是宦官们联手上演的一出好戏。张成杀了什么人、为什么杀人,史料没交代,留下了盲点。然而在我看来,宦官们就是想借张成父子来打击李膺。

    你不是很牛吗?什么人都敢杀嘛?那好,这个张成父子就在你面前,看你敢不敢杀!杀了,就是大不敬,不把皇帝赦令放在眼里;不杀,那只能说明你是个孬种…所以这明显是个圈套,李膺却无畏的跳了进去!

    李膺那边一砍了人,宦官们这边就叫张成的学生牢修上奏控告李膺。告的不是李膺乱杀人,而是告李膺拉帮结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