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刘畅被杀篇(第2/3页)  少年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出了凌波微步、飞檐走壁、摘叶杀人…这些只在武侠小说中存在的绝世神功?

    事实上,窦宪做到的也就只是:让窦太后神不知鬼不觉。因除窦太后一个人,全京城的人都知道:干掉刘畅的,不是什么江湖高手,而是侍中窦宪!可怕的杀手就隐藏在窦太后身边…

    但主管此案的有关部门,却没一个人敢哼声。因窦宪已派人来打过招呼了。窦太后得罪不得,难道窦宪就能惹得吗?于是,左右为难的办案部门只好想到一计:嫁祸,替窦宪找替死鬼!

    其实也不用找,窦宪已替他们找到了:刘畅之弟、利侯刘刚!他之所以成为窦宪的最佳替身,主要是这兄弟俩长期不和。就这样,在窦宪的指示下,有关部门把刘刚列为重犯嫌疑人,请求窦太后批准逮捕!

    此时,窦太后基本已气疯了!亲爱的情人死在自己的别墅里,老脸简直是没处搁了。于是她都没怎么经大脑,就批准了逮捕报告!然而,愤怒会使人的智商降低。报告中出现的一个常识性错误,窦太后竟都没看出来!

    看过侦破片的都知道:凶杀案中,狡猾的杀手为开脱罪行,经常制造一些他不在现场的证据。而要证明他不在现场,只须证明在相同的时间,出现在另一个场合就行了…

    有关部门说刘刚是凶手,可全京城的人都知道:刘畅被杀时,刘刚正在千里之遥的齐国!刘刚没长翅膀,他总不会飞进上东门来干掉刘畅,再飞回齐国老家吧?

    以上道理,众人皆知,唯有窦太后不知。更没人敢到她那里去捅破这层窗户纸!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窦宪并不傻,他知道:务必在窦太后知晓内幕之前将此案了结!于是,他就命手下的侍御史们迅速出动,跟青州刺史组成联合法庭,审判刘刚,并准备快速定案,杀人灭口!

    窦宪认为自己这个事肯定也会做得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正在他得意洋洋时,有人已在背后冷笑,准备要捅窦宪的老底了!

    决意要跟窦宪撕破脸皮的人,是尚书韩棱。凡不怕死者,多数有不怕死之缘由,要么是真的不怕死,要么就是其背后有人罩着,要么就是吃饱了撑着。韩棱很特殊,他不是不怕死,更不是吃饱了撑着,就只是想站出来,说个人话!

    韩棱之所以要说人话,是因他一直以来,在公众面前充当的都是正面形象。他少孤,以孝友称。成年后出仕,忠正刚直,甚受刘庄喜爱,将他从郡里调到中央干活。后来刘炟当了皇帝,对他更是欣赏不已,曾赐他尚书宝剑获此殊荣者,唯有三人,韩棱为首。于是,做为两朝元老重臣的韩棱很有必要站出来说这个人话!

    韩棱给窦太后上书“凶手就在洛阳城里,太后您竟派人去千里之遥的齐国抓人,这不是中了奸臣之计么”

    窦宪一看坏了,急忙又跑到窦太后面前打小报告,让窦太后把韩棱关了起来,等待齐国那边的审判结果…

    直到现在为止,也许窦宪还觉得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当中。可他做梦都没想到:一群人的出现,彻底搅黄了他的好事!

    汉宣帝刘询时代曾发生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一次,丞相丙吉出行,路上遇到有人打群架,死伤甚多。可丙吉却视若不见,一飘而过。丙吉的奇怪表现,令左右甚是纳闷,却没人敢多问。再往前走,丙吉看到有人赶牛,牛累得喘气连连。丙吉立即停下来,询问赶牛人赶了几里路?左右终于有人忍不住问“刚刚看见人打架,睬都不睬,现在怎么看见有头牛累了,就关心得不得了”丙吉一语道破天机“百姓打群架,自然有地方政府管。三公的职责是调和阴阳,使天下风调雨顺。我问牛喘气的事,是因这事属于我的职责范围”

    就这么一件小事,却深刻影响了汉朝的政治制度!自丙吉起,汉朝三公不插手干涉地方政府权力,成为一个惯例。这也正是窦宪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