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政君之死篇(第1/3页)  少年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时的王莽,已把他的新朝推上了悬崖。而他自己仿佛丝毫不觉,更派出55名中郎将、绣衣执法,去督促地方,勒定严限。于是法令愈苛、地方愈乱、匈奴寇边愈甚。当年汉宣帝之后,北部边疆“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遍野”的景况已一去不复返,成了“尸骸盈路,朔漠一空”

    本年,太师王舜惊悸而死。宁始将军姚恂免职,由孔永任宁始将军。

    王莽下诏:为太子王临设置四师:师疑马宫、傅丞宗伯凤、阿辅袁圣、保拂王嘉;四友:胥附唐林、奔走李充、先后赵襄、御侮廉丹;又设置师友祭酒、侍中、谏议、六经祭酒:左咸《春秋》祭酒、满昌《诗》祭酒、国由《易》祭酒、唐昌《书》祭酒、陈咸《礼》祭酒、崔发《乐》祭酒。

    师友祭酒这一职,王莽则准备留给素有盛名的龚胜。使者奉命带上玺书、印绶、安车、驷马,前往楚地,迎接已79岁的龚老先生。

    使者来到楚地,便邀同郡太守、县长吏及三老诸生千余人,来到龚胜家中传诏。龚胜自称病笃,穿上朝服,卧于床上,让使者进屋。使者付玺书、奉印绶、内安车驷马,定要龚胜入朝。龚胜道“胜素愚,更兼老病,命在旦夕。若使君迫令上道,必死于途中,这岂不是辜负新朝盛意吗”使者无奈,只得上报朝廷“如今盛夏暑热,请秋凉起行”之后,使者便退居郡舍,每五日与太守一起去龚胜家中问起居。

    使者并去找龚胜的两个儿子、门人高晖,屡言朝廷厚意。说即便龚老先生病不能行,也应装出受诏出行的样子,此事关系子孙大业,还请三思…高晖觉得有理,便将这番话转述给龚胜听。没想到龚胜一听便大怒“吾受汉家厚恩,愧无以报。如今年已老迈,誓不能一身事二姓”随后,龚胜便让两个儿子替他准备后事。自己绝食14天而死。

    王莽得报,也为唏嘘。接着又想:纪逡、郇越、郇相、唐林、唐尊诸人皆是一时名士,已招揽入朝。可还有齐人薛方,著名已久,也应遣使招揽。于是命使者以安车驷马,往迎薛方。薛方不从,对使者拜谢道“尧舜在上,且下有巢父和许由。当今天子正以尧舜自许,我便愿做个巢父、许由,以守箕山之节”这番话说的王莽很是惬意,遂不复强征。

    南郡太守郭钦、兖州刺史蒋诩,廉直之名闻于天下。王莽摄政时,两人都托病归乡,足不出户,病卒于家。又有尚书陈咸,在王莽杀何武、鲍宣之后,辞职归乡。王莽称帝后,屡次要召其为掌寇大夫,陈咸都称病不应。就连已出仕的三个儿子陈参、陈钦、陈丰,也被陈咸陆续召回,闭门不出。还有栗融、禽庆、苏章、曹竟等一批儒生,皆去官不仕。汉书上称赞他们都是洁身自好的志士。

    本年,在冀州的魏郡,发生了列名进中国历史上八次之一的黄河大改道!在下游的清河郡以东数郡遭灾。一开始,王莽担心此次黄河大改道会影响自己老家魏郡元城县的家族墓地。现在看到影响的是下游,王莽大喜,对此次黄河大改道也彻底的撒手不管…大灾一直持续了近一个甲子,才由东汉明帝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始建国4年(12)大司马甄邯去世。宁始将军孔永升任大司马,侯辅任宁始将军。

    厌难将军陈钦、震狄将军王巡给王莽秘密传回一条可靠情报:经从匈奴俘虏口中得知,现在屡屡犯边的匈奴骑兵,是由您封的孝单于咸的儿子角率领的。

    王莽大怒,立即把长安城内的所有外国使节都召集起来开会。就在会上,把角的兄弟、王莽自己封的顺单于登拉出来,一刀斩了!以此震慑这些外国使者。

    但根本震不住!紧随北方的匈奴之后,西南夷、、高句丽、濊貉;次年,西域诸国,也全都反了!

    举目天下,王莽内失民心,外无盟友。新王朝已摇摇欲坠,可怜王莽却还浑然不知,信心满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