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汉匈开战篇(第1/3页)  少年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元光2年(bc133)春天,汉匈关系史上最关键性转折的一份计划书出台!此计划书由雁门郡马邑县的大土豪聂壹所写,上交中央政府…刘彻同意以主和派代表、御史大夫韩安国为首的大多数群臣意见,和亲匈奴之后,主战派的代表王恢并未丧志。时间才过去了一年多,王恢就找到了一个同伙,再次对刘彻提出对匈奴的作战计划!王恢这一同伙,便是聂壹!聂壹所写的计划书,由王恢负责递交刘彻。该计划书突出四个字:诱敌、伏击。刘彻看了这份计划书后,还是老办法,开会讨论。和一年多前一样,主和派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首、主战派以大行王恢为首,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在所难免。然而此次王恢踌躇满志,志在必得。他之所以自信,是因他已找到了可以驳倒对手韩安国的办法!辩论会现场,王恢是正方、韩安国是反方、汉武帝刘彻是主席兼评委。首先由正方发言,王恢陈辞如下“春秋时代,代国外有匈奴、内有晋国和燕国牵制。然而代国国小却势不弱,他们仍务实强边,匈奴骑兵也不敢冒犯。现在大汉一统,国势强大,竟还能容忍匈奴侵略者,实在莫名其妙。所以我方认为:汉匈之间必有一战。迟打不如早打,最好现在就打”王恢话音刚落,反方韩安国便迫不及待站起来慷慨陈辞“对方辩友既喜欢讲历史,那我也给你讲个历史。曾记否:当年高皇帝挥鞭北上,32万大军气势如山。可结果如何?身陷平城七天七夜,差点没命!高皇帝突围之后,对匈奴没有记恨,也没有下一步报复行动。这是为何?因高皇帝想到两点:首先,治理国家必须以天下为重,个人恩怨和耻辱必须让位于国家安全。什么是胸怀?这就是!其次,和亲政策节约国家成本,符合百姓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国家发展生产力。到目前为止,和亲已历经高帝、高后、文帝、景帝、我朝五世,国富民安,甚得民心。所以我方认为:汉匈之间可以止战,继续和亲”正方王恢再次站起,气势激昂的继续说“对方辩友口口声声说和亲务实,但却犯了一根本性的、僵硬的教条主义错误。当年高皇帝不是没能力报复匈奴,而是秦末大乱又加楚汉相争,八年争锋,天下需要安养休息。然而现在天下已太平七十余年了,韬光养晦的任务已经完成。现在该是我们出手为捍卫大汉天威,为边地流离失所的百姓士兵们出气的时候了。这就叫:该出手时就出手!我方坚持认为:汉匈之战,势在必打”王恢退下,反方韩安国继续反驳“对方辩友是说我方犯了右倾保守主义的错误?那么我也顺便告诉对方辩友:如果开战,你们也是犯了左倾激进主义的错误!战争不是儿戏,如战端一开,那就只有一打到底!但大漠广阔,我军长驱直入,长线作战,后勤供应不能保障。这就可能被敌军拖垮!就算不垮,也是得不偿失,这又是何必!所以我方坚持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韩安国这一席话,跟一年多前说的话差不离。这就是和亲派为何一直理直气壮的原因。对匈作战,汉朝绝对没有天时地利!就注定了作战将相当不利!既然打了等于白打,那还不如不打!但这一年多来,王恢也不是白混的。一直以来,他一直寻找可以驳倒主亲派天时天利论的办法!现在他终于可以告诉所有人:我已经找到了!果然,王恢自信地笑了,从容陈辞“对方辩友请不要混淆概念!谁说开战,我们就非得深入腹地才能将敌人消灭?在辩论之前,我方已将计划书提交辩论会主席,请你也好好研究一下我们的方案,再来辩论好不好?在此,请允许我再重复一下我们正方的前提:我们主张对匈开战,但前提是诱敌前来,集中歼灭。如何诱敌?我们已在方案里写得一清两楚。对方辩论如有兴趣,可向主席申请阅读权利”好!辩论会到此结束!主席兼评委、24岁的汉武大帝刘彻拍板而起道“我认为正方陈辞有理。由他们提交的诱敌伏击方案,我也认真看了且研究了,相当不错。最后,我只说四个字:汉匈开战”6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