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薄后被废篇(第1/3页)  少年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结束了。终于都结束了!不但刘启松了一口气,整个汉朝,甚至中国历史也为之欢欣鼓舞。真的无法想象如刘濞得胜,那他对胶西王许诺的一个东皇帝、一个西皇帝,肯定又是一句不能兑现的屁话。结果只能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汉朝如果不是回到战国混战时代,就是回到楚汉相争的艰难岁月!

    是啊,的确不容易啊!回首看看汉朝这些年的成长经历:刘邦犹如一苦难的母亲,八年怀孕,经历楚汉争霸的苦难血水分娩,终于生出一光鲜的生命。然而好仔难养。童年时期的汉朝,总是飘摇在风雨之中:匈奴猥亵过她、异姓王打击过她、吕雉过她,刘濞等人又企图抢占过她…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苦难于人类个体,或是国家民族,都是一笔宝贵的成长财富。这一路来,汉朝尽管屡屡陷入危机,但终于通过了它的发展瓶颈。经历过文景之治,汉朝无论是身体素质或是精神气象,都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这个飞跃的结果就是:她即将跨入一生气勃勃的青年时代!这个时代,我们称之为强汉时代。

    而历史的选择,从来都是双向的。一强悍的时代,必须有一个强悍的开拓者来完成!强汉开拓者的历史任务,将落在一个与秦始皇嬴政并称的铁血男人的肩上!这个人,即将出现…

    齐王刘将闾自杀后,汉景帝刘启追念其首善之功,又觉得在胶西、胶东、菑川三国叛军团团围住临淄城的情况下,他被迫有些向叛军示软的举动,实在罪不致死,更不至于绝后。便下令让刘将闾的太子刘寿继任齐王。

    而刘肥在世唯一剩下的儿子、济北王刘志因先前曾与胶西王兄弟们共谋叛乱,只因自己的郎中令从中阻挠才没有反叛成功。见到刘将闾的结局,恐怕自己也难逃一死;但如自己自杀,应能保住妻儿,于是准备自杀。

    这时有一叫公孙玃的人自告奋勇,愿出使梁国,求梁王出面为济北王说情。刘志便派他前去睢阳见刘武。公孙玃见到梁王刘武后说“济北之地,东接强齐,南牵吴越,北胁燕赵。此四分五裂之国,势不足自守,劲不足捍寇。因叛军威胁,便虚言承诺,实非本心。否则刘濞必会先摆平后顾之忧,将齐、济北扫平,之后联合燕、赵,据有山东,西向叩关,如此胜负则难料。而其实刘濞是贸然西进,这是因他自认为后方无忧。却哪想到齐国与济北国抗节不从。这才失了后援,致使兵败身亡。大王试想:区区济北国,若非如此用谋,早被吞噬了。怎还能为国尽忠?如此之功,还要被朝廷见疑,恐怕会导致藩臣寒心,非社稷之利也。现在只有大王能历西山、径长乐宫(太后所居)抵未央宫(皇帝所居),为济北王主持正义。大王难道要袖手旁观吗”最后一句说的刘武大悦,当即决定派人入京为济北王说情。最后汉景帝的决定是:刘志免罪,徙封菑川国。

    随后,刘启对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们论功行赏:窦婴封魏其侯(3年后,又封栾布为俞侯、卫绾为建陵侯、程嘉为建平侯、公孙昆邪为平曲侯、苏嘉为江阳侯)

    6月25日,刘启下诏赦免一切被叛军胁从的吏民及逋逃亡军士。并赐天下民爵一级,以庆贺平定七国之乱。又准备依例封刘濞之侄、刘广之子刘通为吴王;封刘戊之叔、刘交之子刘礼为楚王,以奉先祀。但窦太后不同意封吴,只同意立楚。于是,刘礼被封为楚王。而徙淮阳王刘馀为鲁王、汝南王刘非为江都王,将吴国故地封给他们。之后又立自己的儿子刘端为胶西王、刘胜为中山王。

    汉景帝4年(bc153)春天,因七国之乱,刘启下令恢复已被废除15年的出入关用“传”的制度。

    强人即将出现。他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汉武大帝刘彻!

    但想当皇帝,还是那个老规矩:必须先当上太子。然而,汉景帝刘启立的第一个皇太子,并不是刘彻,而是刘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