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匈断交篇(第1/3页)  少年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历史证明:王莽的对内政策是失败的,对外政策,更是愚蠢的!王莽第一个对外翻脸的国家是匈奴。从周朝到汉朝,匈奴人从来都是中国人的天然对手。打打杀杀,狼烟四起数百年。而从王昭君和亲到王莽新政府成立,汉匈足有50年以上没经历战争了。可如今这美好的外交局面,却被王莽全毁了!王莽的目标,仿佛不是要当全民公敌,而是全世界公敌!

    五威将王骏率右帅陈饶等5帅,来到匈奴,宣读诏书,赐以金帛。匈奴乌珠留若鞮单于受诏拜谢。可接下来,双方就玩起了游戏。

    王莽的五威将要匈奴单于解下他挂在腰上的旧印,重新给他颁发一个新印。单于没多想,就高举双手说“那就解吧”可没想到:正当汉朝人上前准备解印时,单于旁边有人插了一句话,就此搅乱了整个气氛!

    插话是乌珠留若鞮单于身边的大臣,简称苏。苏说“还没见到新印文之前,不应把旧印交出”乌珠留若鞮单于一想也对?于是就把双手放下,对汉朝人打哈哈“还是先喝酒吧,解印这事不急”说完就把人拉到座位上灌酒

    汉朝人只好陪酒。过了一会又道“酒也喝了,那印是不是该解下来了”乌珠留若鞮单于不好推辞了,只好说“那就解吧”说完又高举双手。当汉朝人准备再解印时,这时苏大臣又插话“还没见到新印文,怎么就解印”

    苏大臣这话,似有点想抬扛的意思?所以在王莽的使者们听来特别刺耳。要知道程序,就得先交旧印,再颁新印。匈奴是汉朝藩属,汉朝给你什么,你就得拿什么。何来这么多质问?还有:我们这么大老远的跑来更换印信,难不成会给你们换个假的?

    乌珠留若鞮单于似看出五威将的神情有些不对,也觉得不好意思了。于是就说“解吧。我相信印文应没问题的”可事实证明:苏大臣的提醒是有道理的。王莽给匈奴单于颁发的新印,印文其实是很有问题的!

    以前汉朝政府给匈奴单于的印刻的是“匈奴单于玺”现在王莽颁给单于先生的印上刻的则是“新匈奴单于章”两者就差一个字。可不能小看这一字之差。要认真追究起来,问题可就大了!

    在汉朝,王爵专用的印信称“玺”,侯爵专用的就叫“章”。也就是说:玺和章的区别,就在身份!王莽改玺为章,其实就是降低了匈奴单于的身份。这种做法,当然是不受欢迎的了!

    苏大臣也真是个消息灵通的家伙。在汉朝代表团到来前,他肯定已听到了什么不利于匈奴的风声。

    事情是这样的:王莽当皇帝后,就认为汉朝封爵只分王c侯两级,很不合理。如“王”这个称号,封国国君使用也就罢了,竟连匈奴这种蛮夷也在使用,实在够乱的。同时这也是不符合古代制度的。为向古人看齐,必须把封爵制度改回去!

    在周朝,封爵的等级就是公c侯c伯c子c男五个档次。王莽下诏:按周朝封爵标准,将汉朝的诸侯王通通改为伯爵,将包括匈奴在内的所有少数民族首领通通改为侯爵

    由上可见:王莽根本就不把匈奴当兄弟看。当然,这种伤害少数民族的行为,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不久,王莽就会发现:他简直就是没事找事,给自己挖坟

    当是时,粗心大意的匈奴乌珠留若鞮单于还是让汉朝人将他身上的旧印摘下了。然后他就拿到了一个打包好的新印信。按苏大臣的意见,应当场打开验证一下。但单于先生不知是喝多了还是不好意思,看着对方递给他一个豪华包装的印信,觉得应没什么问题的?

    然后他端起酒来,就继续和汉朝代表团较劲喝了起来。他没想到:这一喝,就喝坏了两国外交关系!

    宴会结束后,五威将大家回到住所,心里都忐忑不安,一点酒意都没。为什么会这样?代表团心知肚明。他们看着户外的夜空,繁星点点,心里都在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