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郑朋出场篇(第1/3页)  少年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天就是515,zh一u nián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请人办事,那都是要给人家好处的。但刘奭不一样,他那作业,即使别人倒贴好处给他,也未必能有机会替他当枪手。原因很简单:这些奏章,可关乎国家大事,怎能乱来呢?必须找一个靠得住的人来办!

    刘奭是这样想的:要改他作业的人,能力必须具备c背景必须单纯,没有朋党之交。这样的人去哪里找呢?刘奭想了半天:对了,弘恭c石显这两个太监不就是最好的人选吗?

    本来,刘奭身体虽不行,多少也是可以干点活的。但他决定了:一切事务交付弘恭c石显dài bàn!于是,刘奭开始正式偷懒,将有用的时间都投入到另一个火热的事业当中去了:献身音乐艺术!

    中国历史上,凡是与艺术打上交道的皇帝,多数都是误国误民的家伙。如要开列一个热爱艺术,耽误了治国的中国古代皇帝名单,刘奭应是靠前的了。当然,汉朝在他手里还没毁去,但他却开了一个极坏的头!

    刘奭十分信任的把作业交给弘恭c石显这两个太监后,就放心地玩他的音乐去了。消息很快就外泄,汉朝百官都知道了:原来国家大事,事无大小,刘奭都把它委托给弘恭c石显给办了,于是大家纷纷倒向弘恭c石显。一夜之间,两个太监便名声隆起,说话掷地有声,大家都听他们的了。

    就在弘恭c石显二人走上运的时候,大司马史高找到了他们。三人达成共识,决定3:4,在汉朝guān chǎng上,与萧望之为首的一决高低!

    萧望之的鼻子较灵敏,他已嗅出了弥漫在汉朝空气里的那股强烈的杀气。他发现:在国家大事这一块,已不能由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只要他萧望之赞成的,就是史高c弘恭c石显他们反对的,相反亦然故意顶牛,没道理的抬扛!

    史高之所以能公开与萧望之对着干,主要是拉了弘恭c石显两个太监当助手。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宦官崛起,充当皇帝代言人,这已超出萧望之的想象。接着外戚与宦官联盟,实在叫他惊愕!

    现在怎么办?与其坐而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萧望之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萧望之看来,大司马史高不是啥狠角色。说得不好听点,他不过是一只引狼入室的羊。要翦除对手,必从弘恭c石显入手!拿下恶狼,羊自会臣服,不再乱跑

    萧望之行动了。他给刘奭上了一封书,立场鲜明的要解除弘恭c石显两个太监的权力“中书是皇帝发号施令的地方,位于国家权力中枢,应由光明正大的人来担当”萧望之这话的潜台词就是:弘恭c石显并非光明正大之人,根本不配当中书令。接着萧望之意犹未尽,又道“宦官兼任官职,不符合儒家传统,必须解除”

    其实,宦官兼任官职,并非汉元帝刘奭首创。早在汉武大帝刘彻的时代,宦官就已有官位。刘彻出猎时也会偷懒,让宦官替他批改作业。对这种事,那时谁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可现在,刘奭所有的作业,都让别人代批去了。对于这个,萧望之就不能不多说几句了。

    萧望之很清楚:这封书到了宫里,肯定是在弘恭c石显的手里转一圈,然后才能转到刘奭手里,只是他别无选择。接着,刘奭也看到奏书了,但他很犹豫。

    刘奭犹豫什么呢?刘奭这孩子,好儒c仁弱c没判断力c意志不坚定。优点没几样,毛病却不少。一个强健的皇帝,首先必须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灵魂。很可惜,刘奭两样东西都缺少。

    柏杨大师曾说:中国酱缸文化,源于儒家。凡事必提古人,仿佛古人就是万世之楷模。正因如此,一代代儒者,就往缸里酱,就有了两千多年臭不可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