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山雨欲来篇(第1/4页)  少年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月,吴国的太子之争爆发,并牵涉到诸多重臣。起因源于孙权一开始竟让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二人同居东宫,礼秩如一。在群臣的轮番劝谏下,孙权才下令将二子分宫别居。这同父同母的兄弟俩由此生隙。而群臣之中,陆逊、诸葛恪、吾粲、顾谭、朱据、滕胤、施绩、丁密等人支持太子孙和;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孙弘等人支持鲁王孙霸。全琮让次子全寄阿附孙霸。陆逊写信劝告,但全琮不听。

    太子之争事实上还牵涉到孙权的皇后之争。孙权曾经最宠爱的步夫人已经去世,留下两个女儿:长女孙鲁班先嫁周循,后嫁全琮;少女孙鲁育先嫁朱据,后嫁刘纂。在步夫人去世后,本来是孙和、孙霸兄弟的生母王夫人最得宠。但现在孙权已另外宠爱了一位潘夫人,且潘夫人也为孙权生下了幼子孙亮。另外,孙鲁班不知什么原因与王夫人不和。当年孙权想立王夫人为后,就是被孙鲁班极力阻止。为了怕孙和一旦继位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孙鲁班与全琮夫妻俩,也联合潘夫人,一天到晚在孙权耳边说太子孙和的坏话。有一次孙权得病,派孙和前往孙策的宗庙祈祷。而孙和妻子叔父张休就住在孙策宗庙的旁边,就邀孙和到自己家中一聚。此事被孙鲁班得知,就去对自己的父皇孙权说“太子不在庙中,反而去了他妻子的娘家,不知在商议些什么”还说“王夫人知道您生病了,脸有喜色”孙权大怒。王夫人最终忧死,而孙权也渐渐把曾对孙和的喜爱移到孙亮的身上。

    事实上,太子之争这种大事也根本不可能瞒过孙权。然而实在不知孙权是出于什么考虑,只是下了一道命令:要两个儿子用心精研学问,不许随便结交宾客。羊衜上疏指出要解决这兄弟之争,关键是孙权必须要摆明态度,将太子和鲁王之间的尊卑定的清楚。而不是随便来下这样一道命令。但孙权就是不听。陆逊、顾谭也数次上疏劝谏,孙权还是不听。

    在这样的情势下,鲁王孙霸自然是大肆结党。身边很快就聚集起了杨竺、全寄、吴安、孙奇等一批当时名士。孙霸还想去结交朱然之子、以胆力著称的偏将军朱绩,但无论孙霸如何曲意结交,朱绩只是推辞不敢当。

    近四年前,全琮为主将的芍陂之役中,顾谭之弟顾承、张休都立有战功。但全琮之子全端、全绪与他们争功,在孙权面前进谗。最后,孙权下令将顾谭、顾承、张休全部徙往交州,后来又在半道上遣使赐死张休。

    眼见兄弟之争愈演愈烈,太子太傅吾粲想出了一条釜底抽薪之计。上书建议孙权让鲁王孙霸出镇夏口,杨竺等人随行,都不得留居京师建业。然而反被孙霸、杨竺进谗,吾粲下狱被诛。杨竺还告诉孙权:此事吾粲曾与陆逊商量过,一定是陆逊教吾粲这么做的。孙权便数次派中使前往责问,导致陆逊最后愤恚去世。其子陆抗继任,送葬东还。又被孙权召见,以杨竺所说的20件事来责问陆抗。陆抗一条一条陈述其父苦衷。孙权这才感悟,对孙霸的宠爱亦渐衰,全部移到了幼子孙亮的身上。

    6月,司空赵俨去世。

    7月,马茂、朱贞、虞钦、朱志等人密谋,欲乘孙权在苑中、公卿诸将们在门未入,由朱贞持节称诏,将公卿诸将全都收缚,马茂率兵入苑,杀死孙权,然后分据宫中及石头坞,以投曹魏。事情败露后,阴谋者全部被族诛。

    8月,孙权大赦。孙权命陈勋率屯田、作士共三万人,开凿句容中道,从小其一直到云阳西城,通会市,作邸阁。

    8月,蜀汉吴太后去世。

    19日,太常高柔升任司空。

    11月,曹魏朝廷袷祭太祖曹操庙庭,正式以之前选定的佐命功臣21人陪祀。

    11月,蜀汉大司马蒋琬去世。

    12月,费祎前往汉中,行围守。

    12月,蜀汉尚书令董允去世,尚书吕乂升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