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孙权称帝篇(第1/3页)  少年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曹真派费耀、曹叡派张郃,分别都去救援陈仓。曹叡亲自到河南城,置酒为张郃送行。曹叡问“我们救兵是不是去得太晚了?等你到后,陈仓会不会已落入诸葛亮之手了”张郃道“不会,诸葛亮深入魏境,粮食不够。等臣到了,恐怕早已退兵了”不过张郃还是下令昼夜进军,争取早日赶到。不过结果也如张郃所料,他还未赶到,诸葛亮就已因粮尽而退兵。只是在撤军时,让魏延斩杀了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此战后,郝昭被赐爵关内侯。

    当年辽东太守公孙康死后,其子公孙晃、公孙渊皆年幼。于是官属们一致推举其弟公孙恭为主。曹丕称帝后,还专门遣使去册封公孙恭为车骑将军、假节、平郭侯。但公孙恭为人劣弱,不能治国。此时公孙渊已长大,便废了公孙恭而自立。同时上书洛阳求封。刘晔说这个不能封,而应出兵讨伐。但曹叡不听,封了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本年,孙权任命扬州牧吕范为大司马,可惜吕范还未能接受这一任命就去世了。当初孙策曾命吕范主管财政,年少的孙权每有私求,吕范从不敢专许,必报于孙策。孙权任阳羡县长时,功曹周谷对孙权却向来是有求必应。待孙策去世,孙权接班后,便重用吕范而不用周谷。

    本年,吴将翟丹叛逃曹魏。孙权因害怕手下将领像翟丹一样都畏罪逃亡,特地下令“今后诸将犯下三次重罪之后,才可议刑”

    229年春天,诸葛亮三出祁山,命部将陈式攻下武都、阴平二郡。曹魏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来救。诸葛亮出兵至武都郡与天水郡交界的建威。郭淮退兵,二郡就此归蜀汉所有。因此功,后主刘禅重新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4月,曹丕之子、元城王曹礼去世。

    13日,吴王孙权在群臣的拥戴下正式称帝。大赦,改元黄龙。追尊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兄长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孙登为太子,封孙策之子孙绍为吴侯。百官皆进爵加赏。大朝会上,孙权特地归功周瑜。当张昭举着笏板欲褒赞功德时,还未开口,孙权便先说道“当年赤壁之时,朕若听了张公的话,现在恐怕已在洛阳乞食了”说得张昭大惭,伏地流汗。

    孙权任命诸葛恪为左辅、张休为右弼、顾谭为辅正、陈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太子四友。谢景、范慎、羊衜等人为太子宾客,于是东宫号为多士。孙登曾命胡综作《宾友目》“诸葛恪英才卓越,超逾伦匹;顾谭精识时机,达幽究微;谢景凝辩宏达,言能释结;范慎究学甄微,游夏同科”但羊衜却不以为然,私下里曾道“元逊(诸葛恪字元逊)才而疏,子默(顾谭字子默)精而狠,叔发(谢景字叔发)辩而浮,孝敬(范慎字孝敬)深而狭”羊衜因此为诸葛恪等人所恶。但最后的事实却证明:四人皆败,正如羊衜之所言。

    5月,孙权派张刚、管笃二人前往辽东。派使者前往cd,提议并尊二帝。蜀汉群臣皆以“名体弗顺,宜显明正义”主张与吴绝交。诸葛亮则力排众议,6月,陈震出使吴国,祝贺孙权称帝。两家重订盟约。并由孙权建议,两家将曹魏的疆土预先做好了瓜分:豫、青、徐、幽4州属吴。兗、冀、并、凉4州属汉。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两家平分。

    张昭以老病为由,上表辞官。孙权改封张昭为辅吴将军,班亚三司。封娄侯,食邑万户。张昭每次朝见,都辞气壮厉,义形于色。经常以直言逆旨。有一次就惹得孙权很不高兴,把张昭赶出朝去。后来有蜀汉使者来到,盛称自己国家之德美,群臣莫能屈。这时,孙权又想到了张昭,叹道“若张公在坐,彼安能自夸乎”第二天,孙权便派人到张昭家中慰问召见。张昭到来后,要行避席谢礼,孙权跪止之。张昭坐定后,说了一番心里话“当年太后、桓王临终前都把陛下托付给老臣,是知道老臣能够忠心事国,而不会变心易虑、偷荣取容啊”

    6月21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