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赤壁前奏篇(第1/3页)  少年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少年帝国最新章节!

    在众人的推荐下,刘备终于做出了一正确的决定:他放下长辈与皇叔的架子,亲自去请这位当时只有一个“卧龙”称号却还没有任何实际作为的年轻人。三顾茅庐之后,刘备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诸葛亮(《三国演义》第37-38回对此有精彩描写)

    就在诸葛亮的草庐之中,两人之间有过一次日后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对话,史称“隆中对策”(易中天先生曾在《品三国》第16、17两集中对三顾茅庐、隆中对策有精彩分析)这一幕,陈寿在《三国志》中用3个字记载的很清楚“屏人曰”所以这谈话内容如何后来被泄露出来,被陈寿所知,这实在也是一个历史之谜。

    刘备道“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诸葛亮道“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终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受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诸葛亮最终决定出山,帮助刘备建功立业。而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情好日密”也引起了身为刘备左膀右臂的关羽、张飞二人的不满。最终刘备用了一句话堵住了这传说中是桃园结义的两位义弟的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勿复言”

    208年1月,司徒赵温征辟曹操之子曹丕为官。被曹操上表弹劾“选举不实”赵温被罢官。

    1月,曹操返回鄴城,开凿玄武池,训练水师。

    春天,黄祖部将甘宁投奔孙权。甘宁本来率僮客800人投奔的是刘表。后见刘表并非明主,便欲往投江东。却在经过江夏郡夏口时被黄祖阻住道路,不得已留在黄祖帐下长达三年。

    有一次,孙权来征讨黄祖,黄祖败走,孙权部下凌操率兵在后急追不舍,被甘宁射杀。黄祖得脱此大难后,对甘宁却始终不加重用。黄祖的部下苏飞曾数次推荐甘宁,黄祖始终不听。最后,苏飞只能向黄祖推荐,让甘宁担任邾县县长。甘宁也就此得以脱身入吴。由周瑜、吕蒙等人引见,拜见孙权。

    一见到孙权,甘宁便建议孙权出兵讨伐黄祖,占领江夏郡。之后再进取荆州及巴蜀之地。张昭认为现在应当治理内政,不宜出兵。被甘宁驳斥“国家以萧何之重任托付于您,君却只知自守,这对得起国家吗”孙权听后,当即给甘宁倒了一杯酒“征伐黄祖之事,就如此酒,我决定将此事全权交你负责了。你不用管张长史如何去说”

    孙权发大兵西征黄祖。黄祖以两艘蒙冲大船挟守沔口要隘,以拼闾大绁系石为矴,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飞矢雨下,使吴军不得进前。最后是董袭、凌统二人各率敢死队百人,每人都身被重铠,执刀乘船,突入蒙冲战舰之中。董袭亲自砍断两条缆索,蒙冲战舰少了固定,被水流冲走,吴兵这才得以继续进军。

    黄祖命陈就率水军前来接战,被吴军前锋吕蒙当场枭首。吴军将士乘胜水陆并进,攻下江夏城,俘虏男女数万人,并屠其城。黄祖脱身逃走,被冯则追上斩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