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拒绝 同门(第1/2页)  盛唐剑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果裴旻没记错的话,李隆基今年三十七岁。

    历史上因为有安史之乱的出现,太子李亨是在李隆基七十一岁的时候于灵武登基为帝。

    也即是说就算大唐有安史之乱这样的大动荡,李隆基还能当三十四年的皇帝。要是没有安史之乱,他在位的时间可能更长……

    作为一个经历三次政变,亲手主导两次宫廷政变的帝王。

    在裴旻的记忆中,李隆基特别忌讳这样的事情。

    因故在李隆基身上看不到半点的父子感情。

    这一点历代君王中是极其少见的。

    历史上诸多君王,莫不以培养下一代视为人生大事。

    但是李隆基却不一样。

    对于自己的儿子,李隆基防备多余父爱。

    他几乎不给自己儿子表现的机会,反而不断的消弱太子的地位。

    依照道理而言,太子作为国之储君,大唐未来的皇帝,第二号人物,手中是有极大的权力。

    拿近的说,隐太子李建成。

    李世民是什么身份,秦王殿下、天策上将军、太尉、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

    一口气都念不下来,而李建成就一个太子!

    但就这个太子,压得李世民死死的。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剑走偏锋,铤而走险。要不来这么一出,大唐第二位皇帝就是李建成。

    再说李承乾、李治,他们都有多次监国的事例,都拥有不小的实力。

    李世民为了培养太子的能力,他甚至多次偷懒。今天去避暑山庄玩玩,明天去皇家猎场狩猎,将国家大事交给太子处理。

    但是李隆基的太子,几乎是没有实权的。

    非但没有实权,他反而纵容李林甫、杨国忠欺负当时的太子李亨。

    李亨跟谁走的近,谁就遭殃,只要有一点羽翼都要将之拔去。

    甚至两次逼迫李亨离婚,避免李亨握有太子妃的亲族势力。

    即便是李隆基在他最昏聩的时候,情愿将天下交给李林甫打理,自己当一个享乐的皇帝,都没有想过培养太子的行政能力。

    也因如此,历史上李隆基跟太子李亨的关系非常的不和。

    耳熟能详的马嵬驿之变,表面上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发起的。

    其实真正的策划者正是太子李亨,而他的目的并非杀杨国忠、杨玉环那么简单,还要对付自己的父亲李隆基,发动一场政变,自己当皇帝。

    是陈玄礼。

    陈玄礼作为李隆基的禁军统领,他反李隆基只是为了杀杨国忠、杨玉环,他在杀了杨国忠、杨玉环之后,立刻向了李隆基效忠,导致李亨功亏一篑。

    平心而论,在子嗣上,李隆基干的不只是失职,甚至是失格。

    可是外人能说什么?

    这是李隆基的家事,而且还是一种站位的表态,谁说谁死。

    裴旻自不愿触这霉头,是以这封太子的请帖,握在裴旻手中就是一个滚烫的山芋,烫的让他有些握不住。

    沉吟了片刻,裴旻让刘神威稍等他一会,走到书房给太子李嗣谦回了一封信,信中表明自己手臂受了创伤,经不住风寒,吃不得酒肉,还表述了感激之情,也拒绝了邀约。

    写好信,裴旻让人送往东宫。

    至于太子李嗣谦是否接受,裴旻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不管他接不接受,裴旻的态度就摆在这里。

    真要细说党派,那他裴旻要不就自成一党,要不就是李隆基一党派的,不可能站在东宫太子一起。

    写好了这封信,裴旻方才与刘神威一并往翻墙进了孙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