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第四章(第2/3页)  重生嫡女守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王斐如今已是宗妇,这也是为何今日宴会,还有与杨家姻亲的府上赴宴的因由。

    那婆子连忙道:“您且放宽心,大姑奶奶什么心性,二姑奶奶给她提鞋都不配,您瞧着京城里跟杨家沾亲的哪个提到大姑奶奶不说一个好字?”她又道:“何况如今五爷也在洛阳,又有了功名,说不得这也是五爷想给大姑奶奶支一支腰杆子。”

    见国公夫人瞥了她一眼,婆子作势掌了个嘴:“瞧奴婢这话说的,大姑奶奶本就在杨家立起来了”

    “行了。”刘氏打断婆子的谄媚,揉一揉眉心,道:“小五留在洛阳,多少也是有这份心。斐姐儿再厉害,也得要个娘家兄弟撑着。”提起小儿子,刘氏面色缓和多了:“我记得张家姑爷今天没来,你一会儿指使个人去张家跑一趟吧。二姑奶奶的小院封上了,就让她去宋姨娘那儿歇着,娇姐儿跟着去,倒是成哥儿”

    这边国公夫人一一安排了二姑奶奶和她一双子女后,就叫丫鬟扶着去了前边开席的地方。

    都是熟悉的人家,也不过是小宴,上些时节果蔬,肥美的鲥鱼,还有几盘螃蟹和菊花酒,一时也是宾主尽欢。

    宴席毕,王希音将拿着花样册子不撒手的朱安安送上马车,也不停留,就去母亲的院子瞧瞧淳哥儿有没有回来。

    五房院子的西厢辟给淳哥儿做书房,直等着他十岁搬去前院才做别的打算。王希音甫一进院,就见着几个丫鬟在西厢房进出。

    她只恨自己脚程慢,进去便被甩了个话尾。

    “恁地小气!”接着是衣袖扫过的声音,哐当!

    什么东西摔到地上。

    王希音竖了眉毛过去,就见一个十二三岁,穿着石青色书生服的少年人站在书案前,神色有些强装镇定。而淳哥儿蹲在地上,小小的手抓着一块碎砚台的角,已经染黑了。

    “没瞧见脏东西么?”在那两人还没发现自己的时候,王希音已经冷声斥责丫鬟:“还不过来收拾,伤到哥儿全把你们逐出去!”

    “姐姐”淳哥儿看到姐姐,委屈的眼都红了,他有些早熟,三岁记事后轻易见不到他哭,可见是难受得很了。

    王希音心疼极了,也不让丫鬟插手,径自拉了他胖胖的小黑手,用帕子拭净:“好了,碎碎平安,咱们淳哥儿不小气,回头姐姐给你补个新的。”

    然而砚台也不在新啊淳哥儿小小声道:“这是祖父给我的开蒙礼”横竖将近一尺的绛县澄泥砚,浮雕大禹治水图,山棱精细,人物鲜活,便是在国公爷那里也不是能随便给出的东西。

    也是最近淳哥儿学有小成,一时心喜才拿出来摆在书案上的宝爱。

    王希音吸了口气,这砚台名贵不说,还是祖父那里记了名的,平白被摔她想着就去看那个少年:“张表哥。”这少年便是二姑奶奶张王氏的小儿子,十三岁的张成。

    “表妹好。”少年敛了惊色行礼,方才王希音那句小气显然是对他说的,就不知道她在屋外面听了多久。一早不进来,等出了事再横挑鼻子竖挑眼,国公府的教养竟如此不堪,怪道父亲不喜母亲。

    王希音哪里知道这少年想的是什么,她也毫不关心,只道:“张表哥怎还在此,二姑母跟娇表姐已经去了宋姨奶奶的院子,见不到你肯定要着急的。”

    张成却不在意母亲和姐姐如何,宋姨娘再怎么也是姨娘,他是读书人,给姨娘见礼未免有些不像:“多谢表妹告知,内院不便行走,到了时辰,我自会去马车处接母亲和姐姐。”他是听母亲带的婆子说母亲今天不回张家了,但张成并不在意,出嫁女不请示婆母c丈夫怎么可能留在娘家。但凡国公府要脸面,就应该亲自打发人送他们母子回去。

    知道内院不便行走,还赖在我家院子做什么?

    王希音对张家兄妹半点好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