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八章 出兵 1(第2/3页)  元末称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乐送给了苏日拉昆一个江南美人,现在苏日拉昆被那个女人迷得神魂颠倒,对那个女人的话更是言听计从,也因此连带着和冯富乐的关系也紧密了起来。

    现在刘钱更跟日拉昆的关系早就不如以前那么好了,估计就是自己找上苏日拉昆,这个白眼狼一般的监县也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帮自己的。

    因此虽然刘钱心中很不情愿,但还是硬着头皮接下了这道命令。

    按说刘钱毕竟是县中的县尉,即使再怎么无能,那也应该在县中的官兵中有一些威望。

    但刘钱真不愧是叫“留钱”,那还是真是一个掉进钱眼的贪婪家伙。这些年来,刘钱凭借着职务上的便利,对手下那些官兵可以说是往死里压榨,这家伙虽然怕死,但是偏偏在钱上胆子大得很。为了钱,他不但克扣手下官兵的粮饷,还吃空饷,更把官兵当自家长工使,甚至连县中府库中的官兵兵甲都敢倒卖,当年横行县南的劫匪-独眼狼,就从他这里买过不少的兵甲,单凭这一点,你就知道刘钱贪财贪到什么地步了。

    也因此,刘钱在县中的官兵们之中,可以说是根本毫无威望可言,

    刘钱这些年之所以能压得住手下的官兵,一是因为他是县尉,是官兵们的上司;二就是因为,他这两年,把县中统领官兵们的三个百户,全变成了自己人。

    想一想也就明白,能和刘钱这样的主官是自己人,那三名百户官自然也不是什么好人。

    老话又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县中的主官和百户官都是这个德行,底下的官兵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虽说官兵之中也有不少有良知的人,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样一个粪池一样的兵营中,那些人就算想身上不沾翔,也做不到啊。

    除了少数实在是不愿意同流合污的而离开的,剩下的那些也都被沾染,和那些兵痞一起开始同流合污了。毕竟底线这个东西,就像男人出gui时穿的裤子,一旦放下,就再也提不起来了。

    也因此,县中的这群官兵战力那绝对是低的可怜。

    这taihe县,说是有三百官兵,但是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官兵那都是影子兵,是百户官、县尉等人吃的空饷。也就是说整个县城所有官兵加起来也不过就是二百人,再除去那些老弱病残,整个县城青壮官兵也就是一百多人。

    这个缺额,在咱们后世人听来那绝对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但是在古代,军官吃空饷那却是再普遍不过的潜规则。

    举个例子吧,几年后朱元璋起兵造反,到了一个驿站,发现整个驿站中只有一个老卒,于是就开口问那老卒:“驿站中应该有半什兵卒才对,可为什么整个驿站就你一个兵卒?”

    那老卒听到朱元璋这话,从怀里掏出了几个写着人名纸片,对着朱元璋道:“其他的兵卒都在这呢。”

    由此也可见,元代军官喝兵血吃空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

    所以县尉刘钱吃空饷喝兵血,在这个时代,根本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甚至他刘钱只吃了三成空饷,在现在那还算是有良心的,要知道这时候一些江南地区,不要说是吃三成空饷了,官兵人数能剩下三成那就不错了,要不然你以为上个月月底颍上官兵是怎么战败的。

    不过吃空饷这个事情它毕竟是潜规则,虽然对这件事大部分官吏都是心知肚明,但是那些老百姓可不知道官兵们还有这样一个潜规则,毕竟朝廷一直都是按三百官兵的额度向百姓们征的税,要是让老百姓知道他们交上去的血汗钱,一大半都进了那群贪官的口袋,那百姓们不出乱子才怪。

    所以当刘钱硬着头皮领命之后,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把县中的老百姓糊弄过去,毕竟老百姓又不是傻子,三百人和一百人的差距只要眼不瞎,那是个人就都能分辨的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