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拜入师门(第1/3页)  笔下转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又多盘桓了两日之后,老家宰带着依依不舍的寤生踏上了返回申地的归途,郑和亲自到城外的长亭送走了他们。

    按理说来,老家宰离开了,郑和应该欢欣雀跃地立即原地打滚,高呼三声解放万岁。

    可惜,在武同这边,还有另一位更加德高望重的“郑老太爷”在,他终究是得不到尽情撒欢儿c四处放浪的机会滴!

    然而,令郑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很快的,便会有第三位老爷子来管他了。

    告别了寤生之后不久,郑和便得到一个通知。曾祖父他老人家表示,他已有十岁,该是时候正式拜师从学了。

    教育,向来都是一件大事,并且不是一般的大事,而是人生大事。它不仅承担着继往开来的重任,还是一个人人生之基石。如今,郑和也迎来了他的这件人生大事。

    在这资源有限c列国林立的鄞州,想要当个文化人,很难;想做个有点儿名气的文化人,更难;要是想成为一位名传列国c闻达诸侯的名士,那更是难上加难。

    而若是身为一个杞人,却想要做一个显名于世的名士,便真可谓是难于登天了。

    这也实在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

    毕竟,在鄞州,杞人是列国公认的“杞蛮子”。

    如果说,在这个利益矛盾日益增加,战争冲突时常爆发的世道,还能拿出十件事情可以让鄞州绝大多数的国家都达成共识的话,那么其中必定有一件事情。

    这件事便是:杞人野蛮,愚昧,无礼义;暴戾,酷烈,少教化。

    这,便是在各国之间口口相传的,对杞人的共有印象。

    这种歧视最开始好像是源于地域歧视,类似于郑和前世见识过的地图炮。杞人初至鄞州时,幽居山林谷地,与外人少有联系,加之他们民风开放,且不拘于礼法,所以常为外人所诟病,渐渐地便产生了这种歧视。到后来随着时间慢慢推移,这种歧视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甚至于演变成了对他们族裔来历的质疑,并且几乎没人认同杞人的文化传承。

    明明大家同出自九州,却唯独杞人要承受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这就令一向血性的杞人们接受不了了。他们忍受了漫长的迁徙,背井离乡,最终不得不寄身在他族的藩篱之下,结果却还是要被比自己早来了一步的“舍友”嘲笑,走到哪里都要被人用有色眼光看待,真是叔可忍,婶儿也不能忍了。

    于是乎,杞人心一横,你们一个个地都不乐意理我好啊!劳资也不稀罕理你们,洒家自己走自己的路,你们爱谁谁吧!

    然后,杞人同他国人的关系就愈来愈疏远。最终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如今杞人和他国人“相看两皆厌”的这样一个局面。

    由此不难想见,想要在这样的“杞蛮”之中,出现一个名闻列国的名士,实在是件比登天还难的事情。

    然而,就像生活中总有奇迹闪现,那些人们看似是铁则的事情,也总是会有例外出现。

    在经历了被忽视,被冷落,在承受了如同没有尽头般漫长的落寞与沉寂之后,杞人之中,还真就出现了这么一位登天的人物。

    郑节,出身于郑氏宗族的一个分支,少好读书,尚义气。

    他从过军,打过仗,年纪轻轻,上了战场,负了重伤,瘸了左腿,自此便与战阵无缘了。此后,他以中士的身份,做过典记,也执掌过刑狱,甚至还代理过一段时间的邑宰,任上颇受人称赞。待到双亲全部离世之后,郑节便十分潇洒地抛下了身边的一切,然后东出铗崟,游学列国去了。这一去,便是十余载,直到在列国间打响了名头,博得了名士的头衔,他才回到了杞国,安居武同。

    不得不说,郑和十分的幸运,因为这位杞国唯一的名士,就是即将成为他老师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