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1章 回来了(第1/2页)  逆唐神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

    日暮时分,李隆基终于回到了久违的五王子府,没有热闹的接风,只有兄弟五人彼此无声地拥抱,心照不宣。

    他的父亲,李旦也在。

    按照礼节,自然是李隆基要拜见父亲才对。当然,李旦并不介意这些,比起如今的中宗李显,同为兄弟的李旦,虽然同样有着过于软弱的个性,但至少对人事保留着一份敏锐。

    知子莫若父,他心里很清楚,他这一脉的将来,在他这第三个儿子的身上。当然,这种期许,只停留在对于自己这一脉家族的范围之内,此刻的李旦,并不清楚他的儿子如今心中筹谋的,是怎样一件“大事”。

    隆冬将至的长安,风沙渐起,曾经鼎盛绽放的桃红柳绿,开始暗自收敛。

    韦氏带着九凤迎珠的纯金皇冠,身披着猩红色的长袍,覆盖了整整百余节祭坛的台阶,除了中宗,所有的人都抬头仰望着她的背影,仿佛这样的仰望会持续千年万年,然而,在这些目光之中,有两个人却暗暗将视线抽离,在茫茫人群之中寻找到彼此的身影。

    庄严的古乐响彻云霄,将近三年之后,安金藏和李隆基终于再次见到了彼此。

    一个小小的署令,一个不受重视的潞州别驾,分别在队列的两边,注视着彼此。

    在安金藏的眼中,李隆基早已从一个带着些许稚气的少年长成了器宇轩昂的青年了,剑眉之下的双眸比从前更加深邃,那目光,一如这暮秋时节的万物,收敛锋芒,仿佛要为着来年的春季蓄势待发。

    上一次的祭祀,韦氏捧着李重润的“血衣”失态痛苦,但是这一次,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动摇她的内心了。

    她登上了祭坛的顶端,转过身俯视着山呼万岁的群臣,身后祭坛的火带来的烟尘从眼前飘过,随即飘散向高空而去。

    她张开手,瞥见在祭坛之下“俯首称臣”的太平公主,这亚献的位子,终归是她韦香儿的,这苍穹之下的一切,都终归是她韦香儿的。

    “怂货,这些年别来无恙!”祭祀散场,刘幽求最先找到了官服加身的安金藏,和从前一样,用力拍着他的肩膀笑说着。

    身边还有陆续走过的大臣,安金藏不敢上前给刘幽求一个大大的拥抱,只笑说:“你这胡子倒是越发长了。”

    刘幽求顺手一抹下巴:“嘿,一路从潞州日夜兼程过来,倒是连修剪胡子的功夫都没有了。”说着一看左右,忽而凑近了压低了声音说道:“我就过来和你打个照面,你赶紧回宫吧,我看三郎已经朝着宫中的方向去了,想必是要去找你呢。”

    安金藏一听,一点头立刻往宫中去了。

    安金藏一路疾行回了太卜署,入到宫苑之中,却见着手底那几个人如常走动着,并没有见到刘幽求所说的那个人李隆基并没有出现在太卜署。

    按照刚才的时间,如果李隆基要入宫来找他,这会儿人应该早已经在太卜署了。

    安金藏的眉头微皱着,看来李隆基并不是来找他的,那么他到底是来找谁的呢?

    太阳已经隐没在了遥远的西山,太医署的院门口,钟离英倩脸上带着疲惫走了出来。

    暮色中,一个身材伟岸的男子背手而立站在她的面前,挡住了她的去路。

    钟离英倩个子不高,眼前的这个人,和安金藏的个子差不多,她得微微抬头才能看得清他的脸。

    “临淄王?您回来了?”钟离英倩终于认出了眼前的这个人,但是确实迟疑了一会儿,这些年不见,临淄王已经和她记忆中的那个小王爷有些许不同了,到底是哪里不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会面中,她也说不上来。

    李隆基倒是笑容可掬:“钟离医正,别来无恙。”

    钟离英倩刚想回应几句,忽而那种不祥的预感袭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