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1 章(第1/4页)  破东风之瞑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居一处瓮城之上,恍在战场之中,又似乎暂离战局,但足以做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观战者。旌旗招展,双方皆人精马壮,殷军着白,周军着黑,沿牧野战场铺天盖地地对垒出两个整齐的方阵,军士皆由青铜人偶充任。殷军领先一人胯下骑一匹黑首白马,傲然立于阵前,正是由人偶饰演的大商君王辛。而周军中亦有一人骑一匹遍体漆黑的战马越阵而出,雄姿英发,正是武王姬发。按照彼时惯例,既有两军领袖将于阵前单挑,双方军队自是挥兵不动,只将战鼓声擂得沸反盈天,待到帝辛与姬发跨出阵来,鼓声与呐喊声便渐渐歇了。战场上唯见黑云压头一般的庄重与肃穆。”  “老实说,我对古代人所用的什么兵器阵法盖世武功都没什么研究,但只见两个戴着面具骑着战马的人偶你一qiāng我一戟,打斗得煞是紧骤,一时也看不出什么破绽。两人都是马前作战的好手倒能看得出来。尽管之前已经提前知道帝辛将会佯败于姬发,但毕竟心中早已知道牧野之战正是大商灭亡的前奏曲,一边看着,一边竟情不自禁地希望那位扮演帝辛的人偶将姬发挑下马来,阻止悲剧的发生。但历史毕竟不可逆转,再拼斗个几十回合,帝辛胯下战马竟被姬发刺中前胸,双膝一软,将帝辛滚下阵来。姬发一声大喝,顷刻间便将帝辛擒住。”  “此时,作为观众的我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那佯装败下阵来的帝辛微微一笑,正待开口,忽听西周大军之中传来击鼓冲锋之声,数十万周人呐喊声四起,一拥而上。这边厢殷军自始至终得到的是按兵不动的命令,此时局势骤乱,猝不及防,一时之间竟溃不成军。”  “眼见败阵已成,一旁观战的白若栩冷声道:‘这个不顾君令擂鼓命令进军的就是姜尚。什么千古武圣、兵家始祖,不过是个瞅准时机趁乱浑水摸鱼的家伙。这一着着实yīn狠,虽然并非殷人阵前倒戈,但说到底,这一场仗毕竟是帝辛大败,周军趁胜追击,直击朝歌,鹿台更因此被一把火烧得精光。’”  “白若栩说话间,我们身处的看台再次移动,告别7号龟甲所在的战场,重返14号龟甲所在的大剧院。刚从硝烟浓烈厮杀阵阵的战场上回来,我颇有几分惊魂未定。帷幕重又闭拢,拉开,最后一幕开始上演。”  第五幕 箕子明夷  出场人物:  姬发:姬昌之子,史称武王  太姒:姬发之母  箕子:商末代国师  “三监”:帝辛之子武庚、管叔、蔡叔的统称  姬旦:姬昌幼子,姬发之弟,史称周公  叔武:妹喜己的儿子  这一幕的一开始,是国师箕子与“三监”的一番对话。  箕子语重心长地告知武庚、管叔和蔡叔,他们三人受帝辛之命,拜为“三监”,意为国相,将在姬发日后的执政中起到监国的重大作用。倘若姬发有丝毫废商兴周之意,或是行国君之职责不得力,“三监”便可废黜姬发,由帝辛之子武庚取而代之。  接下来,是武王姬发遵守承诺,将攻克殷都朝歌的军队就地解散,或驱遣回镐京,或直接并入殷军,接受殷人监管。此时得到战报, “孟方”和“人方”两族企图趁乱偷袭商王国,武王立即亲自带兵南征,得胜后返回周都,试图将大商的文明之花更多地培植在家乡的土地上。而妹喜己的儿子叔武也自告奋勇去到周人聚居地,传播青铜制造之术,并将武王对殷商文化的衷心赞美写成了一篇抑扬顿挫的佳作《天亡簋》。  然而一切疾转直下,就在年轻的叔武完成使命,兴奋地返回朝歌的路上,不幸遭到了太姒派出的刺客的谋杀。太姒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在武王的饮食里也放入了慢xìngdúyào,然后借口武王身体欠安无法亲自执政,向朝歌派出了她的另一个儿子,姬旦。  姬旦以王弟身份摄政,并暗中收伏朝歌兵力。“三监”虽不服姬旦管领,试图废黜周公,可惜手中并无兵权,很快被平定,管叔等人遭姬旦流放。老国师箕子此时孤掌难鸣,只身前往周都与武王谈判。  这一幕的末了,是箕子在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