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惊蛰(三思印证)(第3/4页)  文茗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形成的惯例,卫令如军令。

    匆匆又出了府衙,直奔明王府找明王汇报案情而去。正巧在明王府门口相遇。明王毕竟是晚辈,也深知御律卫在朝中轻重,先打了招呼:

    “董大人辛苦!这大年初一的,没能在家好好团聚,反倒是为了这些个案子劳苦奔波。待改日面见父皇,应当将实情一一禀报!”

    董应钦:“有心了,多谢明王!食君之禄c忠君之事,职责所在而已,谈不上辛苦。”

    明王见在自己府门外,想着不合适,伸手拉着董应钦便要入府,孰料董应钦果断推辞:

    “案子要紧,下官前来只是想向明王禀报一下案情便回去。”

    明王:“这如何是好?传出去,本王不得担个礼待不周之名。也罢,初一嘛,反正现在这个案子几乎成了铁案,早结束早回家陪陪家人也好。”

    董应钦:“那名嫌犯招了其意图及被陷害外,梅州之事也纯属捏造,仅是为转移京中人注意而已。请明王放心!”。‘放心’两字音很重,

    明王:“既是如此,本王便不强留,给您拜年了!”说罢躬身行礼,却借机掩饰自己有顾虑。董应钦及时以礼回应后也匆匆离开,目送其离开背影,明王暗自揣度这董应钦最后一句的‘放心’是何意思?是说者无意还是本就知道内中隐情?其背影消逝后自己也转身入府。

    入府内才发现其生母许贵妃已在家中,自然兴奋不已。礼毕各自归坐好,先前许贵妃与柳氏的家长里短他自然不得而知,许贵妃品级本就高,从宫中带来了各种柳氏待产应用之物品食品,细到小吃。明王在外诸事顺利,家中和睦,本应兴致大增才是,可却一直被府门口董应钦一句话扰得心神不宁。知子莫若母,许贵妃一下子便察觉,一时唤退左右下人,仔细询问起来:

    “建祐,自母妃发现你进来后,怎的心不在焉,是否有心事?”这时一边的柳氏也才跟着察觉起来,接着又问了起来:

    “方才你没回来母妃也问了,说是你去拜访什么人。什么人这如此重要让你大年初一都这么晚才回来?”

    这一连发问,柳氏也跟着关心起求贤结果,只是母子对话,其不好从中插话,明王:

    “回母妃,建祐去求助一位天下智士。此人智计无双,蹴成大事非其莫属。”

    许贵妃:“哦?!此人真有如此神奇?”

    明王:“母妃想必在宫中对近来京都几件大事均有耳闻了吧?”

    许贵妃:“那是自然,除开太子被禁之事人人皆知,宫中年夜宴爆炸母妃也听得些消息了。怎么?莫非全是此人给算中?”

    明王:“母妃,若是算中那顶多是算命先生,不过准些罢了。可怕就可怕在许多事像是他事先安排,事情往往也能顺着他的方向走下去,真如能主宰未来一般,这才奇得可怕。”

    柳氏终于也奈不住插言:“难不成是被拒了吗?”

    明王回答反应仍旧平平:“他答应了。算了,兴许是儿臣多虑了。”

    许贵妃:“宫外事母妃知之甚少,打探过多甘皇后会趁机刁难,所以有些事不知为好。不过母妃以为,为今之计,首要在太子倒下。等太子倒下了,什么才子,什么智士,看其反应了。等到无用,要处置还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转又道:

    “宫中事你不用担心,有母妃在,只要你在外边争气,她甘氏奈何不了母妃。你在外有枝兰帮忙,母妃也更放心了,眼下枝兰待产,你又找到辅佐自己的人才,母妃更放心。”

    明王:“是,母妃,儿臣知道了。”

    次日便是大年初二,照例外嫁女儿要回娘家,许贵妃也没有多逗留,而柳氏同样也得回娘家,一家四口(包括腹中胎儿)只得短短相聚便要离散。

    这个年难过之人还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