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朱元璋:说一说欲火焚身的解决办法(第1/2页)  大明帝国之高潮迭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八抑制住跳海的冲动跑进了堂屋,却被要求向正室郭天叙下跪。

    重八不跪,还说:“大丈夫怎么能向人下跪!”

    他不跪,是有原因的,人的天性就是不屈膝于人,就是平等。同类之间生命平等,一个人如果向另一人下跪,内心会本能的反感。

    张天佑把韩林儿任命书(刘福通代写)摔桌上,有样学样,按重八做和阳老大的口气说:“是我想当老二的吗?这是韩林儿命令!你想抗命!”

    ——开始有水平了,张天佑也在成长。

    成长是不分人的,即便坏孩子二世祖,在风雨交加的世界,也会迅速茁壮。

    重八脸红脖子粗,兴他说别人不兴别人说他!

    他准备硬扛,但小弟拉住了他,还说:“我们马上过长江了,到时顾不上这边的滁州和阳。现在不听韩林儿的,就是多一个敌人,他们以后会打我们。”

    小重八觉得他说的有理,马上服软,大吼一声:“哥你刚才说啥?”

    张天佑:“。。”

    这就一变色龙!

    重八想过长江,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和阳人多米少又闹饥荒了,他只能去米多多的江南要饭。另一方面,打滁州时有对兄弟投奔了他,分别叫冯国用和冯国胜。

    国胜就是后来横扫蒙古的名将冯胜。

    他俩见小重八时,穿的像教书先生。重八十分器重,说:“你们是儒生吗?”

    重八读书少,不知道书里写的什么,所以敬畏读书多的人。

    人对不了解的东西普遍充满敬畏,因为不了解,就像“小孩子不知道黑暗里有啥,所以怕黑”一样。

    事实也是如此,读书多的人拥有强大力量,能带来hé pg盛世,比如儒家。

    重八非常崇拜儒家。

    在那个乱世,孔孟之道是安定天下的唯一方法。尽管它伴有“封建礼教”这种副产品,但人们愿意饮鸩止渴!

    向往hé pg的重八知道书里有自己要找的dá àn,就问两兄弟:“怎么能实现hé pg呢?”

    冯国用不是读书人,但和读《弥勒佛传》长大的小重八相比,自己是有学问的!

    冯国用清清嗓子:“先把南京打了(够范儿c果然不是教书的),这地方历来是都城,我们依托它做基地,然后四面出兵。这样很快能打出一片地方,然后平定天下。”

    重八小鸡啄米一样点头。

    冯国用看他听进去了,说出了重点:“最重要的是对人好点,南京人也会服你。”

    重八豁然开朗长长舒了一口气。他早想打天下但不知从何下手,不过他俩把这问题解决了。

    ——到底是读书人啊~

    从那时起重八满脑子都是下江南,当郭子兴说缺粮食时他脱口而出:“打和阳啊!”

    和阳挨着长江,过了长江就是江南!

    过江得要船,但自己没船。这是个事吗?不是个事儿!当一个人决心做一件事时,全世界都会给她让路!

    重八深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自己到江边必有船!

    于是船来了。

    俞通海赵普胜领着一堆小朋友划来的。

    他俩住巢湖,和缪大亨一样c为自保而起义,每天过着梁山好汉一样的生活。对这种不听招呼的小朋友,元朝自然是要打屁股的,本着就近原则,她安排左君弼打屁他俩。左君弼住庐州(今天合肥),庐州和巢湖可近(挨着)。

    左君弼得了强迫症,饭前饭后都要去踹他们一脚。

    俞通海赵普胜快被逼疯了,就投奔和阳的小重八。

    小重八是离自己最近的友邦!大土匪!跟他混立竿见影马上不受左君弼欺负!

    小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