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九章秋后国事(第1/2页)  梦世初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实李义府来访的目的还是摆在表面上的,只是他把李义府想的太复杂了,总觉得李猫做事,大有深意,不会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李义府在席宴上提的最多的还是他跟着晋王的轶事,虽然一字没提到李治,但是中心思想却是跟随晋王这样的老板,待遇好,薪水高,逢年过节有红包。

    现在的李治应该十二岁了,勉强可以参加皇储之争了,虽然现在的他还是个没有人生规划的小屁孩,甚至他都没有对皇位产生过想法,毕竟他只是第三顺位继承人,轮到他的机会还是挺小。

    现在的他刚刚向青春期迈进,估计对女人的兴趣比对皇位高多了,李治和武则天勾搭成奸应该就在这个阶段。

    一个花季少女嫁给了老男人,遇到老男人的处在青春期的儿子,光这剧情,想想都可以拍成岛国爱情动作片了。

    李治现在虽然整天往女人身上瞄,动着一些挑战伦理的歪心思,但是作为他的身边近臣,自然要开动起来,为他到处活动拉关系,寻支持。

    从龙之功,谁都想要,跟一个亲王,不但没好处,坏处一大推,新皇一上台,你立马就得靠边站,而且还得夹着尾巴做人。

    如果亲王变成皇帝,那个收获就巨大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论功行赏,所有人都会得到巨大的利益。

    这诱惑力太大,谁不下死力气为李治拉人气,就算李治是扶不起阿斗,也会被他们夸耀成旷世奇才的。

    李义府来自己家主要任务是为李治打广告的,更准确的说,是发小广告的,有用没用,先混个脸熟,留个印象。

    李义府就是个发小广告的,这太有点颠覆自己的认知了,不过说真话,搁前世这种行为早就烂大街了,没人当真,不过在大唐,李治团队这创意就太有才了,润物细无声,卓有成效,当大唐需要重立太子时,文武百官更看好这个仁孝和善的晋王,没人看好牛逼轰轰,才高八斗的魏王。

    估计李泰黯然神伤的被罢黜出长安的时候,心中一万头羊驼在飞奔,他始终没搞明白,为啥他事事表现的完美,甚至得到李二最多的宠爱欣赏,最终却被自己那个弱冠之年的九弟给不声不响的掀翻了。

    他不知道,现在的士族有点被李二压的喘不过气来,他们不需要过于英明神武的皇帝,中庸待人和善的君主更符合众人的胃口。

    皇帝还是软一点的好,要不做臣子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所以李泰那种强势霸道型的,坚决不能让他上位。

    一场秋雨一场凉,此时的关中地区降水量还是比较充沛,植被茂盛,是富饶的农业区,不是自己前世那个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秋风渐起黄沙扬,战鼓雷鸣兵戈起,李二避暑回到了长安,开始新一轮的国事安排,高昌王鞠文泰推诿扯皮,称病拒不接受李二陛下的命令,不来长安朝见谢罪。

    对于此种行径,骄傲的大唐是无法忍受的,开始集结大军征讨,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大总管,副总管为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大唐两个著名反骨仔倒是凑齐了。

    当然了现在只是军事筹备阶段,成立个誓师大会啥的,战争真正打响,至少得半年后的事情。

    每年年底,都是政府官员任命的频繁期,再为来年工作做准备,皇室晋封,文武百官任命圣旨不断。

    比如李福被封为赵王,那个册封排场比前一阶段他的皇叔李元婴被封为滕王大的多了,当然了,李志成是没机会列席册封大典的,是听程处弼说的,当然程处弼也没资格列席,他是听他哥程咬金说的。

    老程专门对自己儿子描述参会经过,李志成是十万分的怀疑,老程皇家大会小会参加了无数,又不是第一次进大会堂开会的人大代表,逮谁都要夸耀一番。

    估计也就赵王册封典礼比滕王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