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27. 杀?还是不杀?(第1/2页)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杀?还是不杀?

    陈力胜都被群情,但不利于战争。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一旦伪军知道即使投降后还是会被杀,那在战场上就不会再投降了,就是拼个鱼死网破也不会投降,到了那时,损失的还不是自己。

    都是中国人,只是立场不同,何必自相残杀,最后得利的还不是鬼子。

    最好的处理办法是,争取过来,共同对付鬼子,共同去杀鬼子。牛牯费了好一番口舌,才说服了宝华山本地老乡。

    至于那些战士,服从命令是天职,再说老兵早就有战场纪律,就是不能杀俘,连日俘也不能杀。

    这是军队上白纸黑字严令禁止的,只是对于日俘,在执行上,很多以各种理由,在当场就给杀了。

    所以,牛牯让齐永青成立了临时的政工组,调拨一批觉悟高能说会道的人员,一起去审理这些伪军,各个击破。

    其实这些伪军,特别是下层士兵,很多都是把当兵拿来做职业,混一口饭吃,没有什么目的性,大部分是跟着上级走,即使有个别不想当伪军的,一时也不敢走,或是没有机会走。

    经过政工组的一番政治攻势,大部分的伪军居然愿意加入到宝华山自卫大队来了,有小部分的以各种理由推脱了,不过大部分是不想再当兵吃兵粮了,想回家。

    牛牯的政策很超前,或许也是他穷苦出身,半辈子在江湖上混饭吃,知道这些底层人物的艰难,所以,所有不愿意留下来的伪军,都发给路费,让他们回家。

    这一个规定,简直是要捅了宝华山的蜂窝了,大部分的山民都很不理解,哪有抓住了给放了的?不杀,也得要关起来,万一他们又回来打咱们,怎么办?

    对于这个,牛牯实在是没有办法说服这些老乡,也没有功夫去做这事,就趁着个黑夜,偷偷把这些人给放走了。

    但是,对于伪军内部揭发出来的几个头子,牛牯就没有那么宽松了,这几个头目,手上都有本地百姓的血债,不能放走也不能留。

    这种人,不像普通士兵,留着也是个祸害,有可能会蛊惑其他的士兵反水,或是临阵逃脱败坏军心。

    放了,也是祸害,因为他们肯定是不会回家的,毕竟手里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还可以继续拉起人马做官,继续祸害百姓。

    最后,牛牯召集老乡和战士们,进行了个宣判大会,宣布了这几个头目的几大罪状,然后现场枪决,起到了警示他人的效果,也平复了一下老乡的愤怒。

    那些留下来的伪军,牛牯也没有把他们编在一起,整训后,全部分散到各个班里去,有几个分配到后勤或是其他部门里去。

    由于队伍的快速扩充,原来两个连,加上一个连的预备队正式转成正规连队,现在又有近百人的伪军加入,总兵力已经超出一个营了。

    加上四周乡邻又有些青壮慕名而来,保持了预备队的一百多人的名额,整个宝华山的兵力接近了两个营。

    以前的警卫排也跟着水涨船高,现在扩建成警卫连,大魏在预备队里又挑了些好苗子,跟着整训大队一起训练。

    摆在牛牯面前的难题,除了粮食和弹药问题,更严重的是兵员过多,宝华山的地方小,超过了容量的问题。

    得想办法扩充地盘了,牛牯眼睛盯着从伪军那边缴获过来的地图,逐渐把焦点集中在两个点上。

    一个是汤山,一个是江北。

    宝华山的东面是镇江,是长江边重要的港口城市,日本人自然是吃得死死的,不会松手的,去那边,等于送死。

    西面是南京,更是想都不要想,那边十来万日本最精锐的部队,宝华山这点人马,都不够人家塞牙缝。

    现在只剩下南面和北面,北面是龙潭镇,当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