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朝堂激辩(第1/2页)  堂堂唐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外臣吐蕃使节禄东赞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吐蕃使节还请免礼平身。”

    “谢大唐皇帝陛下。”

    禄东赞站起身来,身形高大,略显肥胖,高原红的面容,炯炯有神的双眼,发髻服饰均不同于大唐臣民,不卑不亢的站立在大殿之中,单从外表看来极具欺骗性,可是再怎么憨厚的外表也掩盖不了眼神之中睿智的光芒。

    大殿之中都是纵横guān chǎng或沙场几十年的人,没有一个是傻子,办事能力怎么样不太清楚,但是这识人用人,察言观色的本领可都是一等一的,若是没有这点能耐可活不到现在。

    “不知禄东赞大人此次前来长安所为何事?”李二陛下一脸沉着,看似漫不经心的随口问道。

    “禄东赞区区外邦小臣,岂敢妄称大人,外臣此次前来是奉吐蕃赞普之命,前来大唐递交国书,以示两国修好之意。”

    禄东赞躬身而立,双手捧着国书举过头顶。

    “我大唐与吐蕃国修好乃是两国之幸事,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将国书呈上来吧。”

    站立在李二陛下一旁的大太监王安立马走下阶梯,接过国书双手呈给李二陛下。

    “我吐蕃赞普深感大唐之繁华,对大唐皇帝陛下更是崇敬之至,感念至此,特命小臣奉上此国书,欲建立两国友好邦交,尊大唐皇帝陛下为长辈,以叔侄之礼相待。”禄东赞看到李二陛下接过国书,遂出声说出了此番话语。

    吐蕃国书被李二陛下拿在手中粗略的看了一下,上面所写的无非是一些歌功颂德,礼尚往来的赞美之词,对吐蕃使节此次前来的意图只字未提,虽然早在之前就收到了松赞干布的来信,但毕竟知晓禄东赞来意的只有四人,李二陛下,长孙老狐狸还有房杜二相。

    “贵国赞普客气了,以未及弱冠之龄统领全国,取得如此功绩,端的是人中翘楚,不知禄东赞大人此番前来还有何等用意?”

    李二陛下目视禄东赞,二人目光交汇,对于接下来所需商讨之事,二人心知肚明,只是对于对方底线到底如何却是难以揣测了。

    “回大唐皇帝陛下,小臣此次前来受我国赞普所托,还有一事忘陛下恩准。”

    “禄东赞大人但说无妨。”

    “谢陛下,我吐蕃赞普希望能与大唐和亲,迎娶大唐公主,以此增进两国关系。”

    “哦,原来如此,不过两国和亲此乃国之大事,朕还需要与诸位大臣商议,待到尔等返回吐蕃之时,朕必定给你们一个答复。”

    “谢陛下,小臣告退。”

    “不知诸位爱卿对和亲一事有何看法?”李二陛下不带丝毫感彩的声音传遍了大殿,面容冷静,语气沉着,让大家猜不出李二陛下心中所想,一时间大殿之中鸦雀无声。

    “无忌,你有什么看法?”李二陛下点了自己大舅哥的名来打破这一沉默的现状。

    “回陛下,微臣认为此事有待商榷,如今我大唐新灭突厥,致力于经略北方,需要一个稳定的南方局势。”长孙无忌还是坚持自己之前的观点。

    “不知其他爱卿有何看法?”

    “老臣附议,同意长孙大人的观点。”礼部尚书孔颖达起身回复。

    “臣附议。”

    “老臣赞同。”

    “臣等赞同。”

    看着一个个起身赞同的臣子,李二陛下没来由的觉得有些气愤。

    “如此说来,诸位爱卿也都觉得应该答应和亲。”

    “皇上圣明。”大殿之中又响起一片赞美之声。

    李二陛下站起身来,双手虚按,“朕知晓爱卿们所说言之有理,可是诸位公主,不是未到结婚年纪,就是已经嫁给了诸位臣子,其他的也都许配出去了,唯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