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3拜谒先贤(第1/4页)  爱恨无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木天师此举甚合我意,何况天师一职事关文天教兴衰,理应回归总坛大庆宣示,也好让天下武林皆知,事不宜迟微生这就去安排。”



    不多一会儿,十七八人便整装出发,六天之后到了兖州,第七天上午木子因一行来到尼山,总坛早已得到消息,且准备好数十桌斋食。齐鲁境内文天教的四字以上的人均已到齐,等众人用过午斋后,各地天干坛的大部分正副坛主,也陆续抵达中和殿。



    申时一到,在微生绝蓝和百里乐山等各部首领簇拥下,木子因一身黑色装扮外罩白袍,这是文天教天师c祭拜文天坛的必须礼服,子因走出中和殿,往后方来到文天坛。



    文天坛建在尼山的中峰,是文天教的圣地,共有四面九层,顶上一层存放历任教主的骨灰灵位,中间三层则是历任天师的灵位,最下五层是供教中c六字以上的杰出人物,死后存放灵位之处。



    文天坛东西不远,分别是白云洞和坤灵洞,一直以来是教主和天师的各自居处,正前方是文天教的中和大殿,其后则是尼山的五老峰,有一条山道可直上峰顶。



    幸好文天教还有一位老前辈尚在,此人便是尼山五老之一尼山书童,整个大典的参拜过程,由童老前辈司仪讲解,木天师率众教徒一拜祭了几位先教主的灵位。



    事毕,木子因又向教中兄弟即兴谦虚表示:自己能力薄弱不堪重任,维诸位戮力同心重振文天,自一流教主开创以来,历经七位教主文治武功铸成伟业,无一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己虽年幼识浅,但为先教主典范艺德仰慕不已,愿追随不惜孜孜以求。



    子因当即宣布两天后,由文德林的四位兄长率属下弟兄,查访失踪近十年的东海渔翁c天地囚徒c云中笑声等几位前辈,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不见不回,其他文星殿c文峰祠c文德林,以及五老峰各部兄弟,先回鲁源林休息。



    而后,木子因在微生绝蓝和百里乐山c以及尼山书童等多人陪同下,来到已故天孙教主的居处白云洞,意外遇见天园主人的侍卫二宝和三宝。子因询问之下得知,天孙玲珑来此祭父将近一月,今番她得知木天师来文天坛拜谒,想必认为新教主不日将至,于是将其父天孙客的居处,统统加以整理收拾以待新主。



    木子因走进洞内随意巡视,映入眼帘的是大堂正中悬挂的一首诗:



    冷清一世枉思人,孤苦飘游难说本。 



    面映风光不是春,踪临雨夏何消困。



    寒烟远树杏花村,独月闲山卢氏枕。



    心若深潭碧水沉,影随幽梦几多恨。



    细阅一番才知,这是一首上下藏头c兼可上下换联的诗,句末署名是流亡之天孙客。



    木子因多少读出天孙纪的清寂孤独,还有无法排解的离恨,流亡二字一语双关,已经是羞愧交加,谐音承认自己是背井离乡的留求王,子因颇多感叹景仰艰难移步,而此间早有人报知了天园主人。



    



    出了大堂来到西侧分水崖,分水崖是白云洞西面的高崖,白云洞有两个洞口,东面的洞口虽小却是入口,西面的洞口虽大,却被一个天然水池包围,分水崖便是将水池分成两半,登上分水崖,可以看见白云洞外四周景观。



    微生公子告知木天师,眼前这水池便是神音池,分水崖顶有一洞窟名叫神音洞,那里摆放着教主独享的九霄环佩琴,而教主每每心情愉悦之际,常常登崖洞尽兴随性演奏。



    木子因闻听觉得有些神奇,正准备上神音洞去看看,正好遇见天孙玲珑和极水姑娘,两人一前一后c从白云洞的对面居室里出来,木子因骤然眸光一亮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