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 扬州二月(第1/3页)  回到清朝做军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优必有缺,榴弹炮比臼炮贵,就是因为臼炮个头小,需要炮手将其固定在地上开炮,而榴弹炮可以放在地上支撑住开炮。

    在西方战争中,这是个致命的缺点,快速的轻火器部队龙骑兵,装备着骑兵用的卡宾枪,他们如果袭击炮兵阵营,臼炮卸下麻烦,根本来不及,一冲就溃。而榴弹炮却可以重新上马车,让马拖着撤离。

    而清军现在所用的红衣大炮,就类似于榴弹炮,只不过射程威力装填各方面都不及洋人的榴弹炮。

    而加农炮和转膛炮,都是直射的火炮,需要布置在阵列的前方。杨越订购十门加农炮的原因,只要是因为它有着步兵的噩梦——榴散弹,

    榴霰弹是一种炮弹,弹壁薄,内装火药及小钢珠或钢箭、钢珠等。

    在西方不用说,双方都是火器部队,火炮对轰。但是在这里,和清军作战,白刃部队偏多,如果成群结队的敌人迎面冲来,一发榴散弹正中,成百上千的钢珠四散爆开,那是怎样的杀伤力?基本上是成片成片的倒下。毫不客气的说,对于冲到面前的敌人,榴散弹就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

    而转膛炮,是斯科特的最爱,就像是一种连发的巨型火枪,更像是还未脱胎换骨的马克沁水冷重机枪。射程比燧发火枪差不多,但是炮弹大小的子弹却是源源不断射击,两名炮手只需要不停的向后面装填就可以保持火力。

    杨越签了字,然后就让鲍予官带他去领了一万两订金,从英国理事会购炮的事情就定了下来。斯科特虽然不需要着手造炮的工程,但是他对这个时代的火炮理论却是杨越所需要的。

    如今他住在凯旋营的驻地,每天那六百名炮营的士兵进行体力训练后,就会开大课,斯科特做老师,把火炮的理论知识从基础开始,传授给他们。

    康纳也是,三千名步兵,每个连,隔半个月就会有一场理论课,康纳用理论只知识和图一起,让士兵知道自己手中火枪分为哪几个结构,按下扳机,弹丸是如何发射出去的,以及发生最常见的卡壳等现象该如何应急处理。

    一下子从办工厂的技术者变成了老师,康纳还好些,他习惯了随波逐流,看着下面上百颗认真专注的眼睛,也很有成就感。

    斯科特就不行了,他认为他来到这片大陆是要做出一番事业的,在得知杨越订购的火炮清单后。他立刻将六百名学员分成了四个部分,教会他们自己将要操作的火炮。

    转眼间,到了二月,扬州的雪渐渐的变小,最后停了。留在街上还未化的雪成了稀罕物,娃娃小孩争先恐后的玩着雪仗。

    从北伐战场来了人,是林凤祥派来求援的,路过扬州的时候杨越和顾大均陪着东王接待了他们。

    他们只有十几个人,全部是林凤祥手下信任的老兵,看见石达开和杨越之后,个个皆是痛哭流涕。

    由他们传来的消息说,林凤祥和李开芳的北伐军未能攻下天津,沿途民兵组织受到官府蛊惑,组成民练,积极抵抗北伐军将士。如今北伐军人困马乏,难以为继,周围有胜保上万清军,还有僧格林沁的三万蒙古铁骑,北伐军只剩下万人左右,林凤祥和李开芳难以再攻,只好驻守在天津附近的静海和独流两地。

    天津一带,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按照他们说的时间,到现在的二月,林凤祥和李开芳已经在那里守了三个月了。

    石达开叹了口气,扭头看了一眼杨越,北伐提出之时,杨越就极力反对,那时众王尽皆目高于顶,认为北伐两万余人足矣。没想到他们却都错了,石达开也是现在才知道,遥远的北方,受朝廷蛊惑严重,还认为太平军是杀人饮血的贼寇、野蛮人,所以积极组成民兵对抗北伐,北伐举步维艰。更不用说,八旗精锐僧格林沁那三万蒙古铁骑。

    十几人狼吞虎咽的吃了一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