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8 章(第1/4页)  尘世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迟。”

    当年在《史记》与《汉书》读到招魂这个典故时,我悠然神往,为之神驰。那到底是怎样绝世容颜,令汉武帝这样的一代雄主生死难离?白居易曾有诗《李夫人》云:

    伤心不独汉武帝,

    自古及今皆若斯。

    君不见穆王三日哭,

    重璧台前伤盛姬。

    又不见泰陵一掬泪,

    马嵬坡下念贵妃。

    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

    此恨长在无销期。

    但那“遗世而独立”的凄清高洁,求而不得之美,千古之下只李夫人一人而已。

    我正是把对这个良妃娘娘与康熙之间的所有美好想象倾注在这歌舞里,才有了这个本应该被我认为太ròu麻的创意。望着高台上的明黄软帘,我真的很想知道良妃此时的容颜和表情。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个典故,在民间虽只是神话,但以他们应有的学识,该是耳熟能详。此时这里面的意味,一边是古时的庄严古雅,一边却又有眼前美人在无限诱惑,不怪他们神情疑惑。

    眼看有几个“大人”合不拢的嘴要流口水了,第一遍结束,其他女孩子变换队型,边舞边将锦书簇拥在中间。

    锦书在舞台中央翩然起舞,原本就是唱戏的嗓音清越高亢。第一遍合唱悠扬婉转,第二遍锦书独唱,一开口却是哀怨动人,仿佛是洛神寂寞的倾诉。

    我也已经看得入神了,没有再顾得及看台下观众的表情,自己先看了个呆。

    还好丫鬟们没有忘记该做的事,早已捧着一排铜镜悄悄蹲到台下,把台子周围的莲花灯光从台下向上反shè。突然就有许多束耀眼灯光聚集在在舞台中心的锦书身上,锦书在这光芒中起舞,就像一朵正在盛开的莲花。

    我脑中突然浮现出《洛神赋》: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扬轻?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休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原来真有这样的美人!原来曹植做出这么好的赋,真不是凭空可以想象出来的!

    “……宁不知,

    倾国与倾城,

    佳人难再得。”

    本来应该胸有成竹的我还是被她感动了。

    悠远的歌声渐止,耀眼的光芒消失在天际,(铜镜不是一下取走,而是将方向渐渐调整,把光束向上升至看不见的天空,再取走)她们重新凝固成一群飞天般的雕像。小厮们把挂在上方的灯笼重又轻轻放回墙后来,舞台上又回复成幽暗的莲花池。

    音乐声也渐止,只有如泣如诉的笛声还在黑暗中婉转了。美人儿们突然嫣然一笑,在看不清的昏暗中,听不清的低低的随笛声哼唱着什么,轻俏转到台边,每人捧起一朵发光的莲花,分成两行悠悠消失。

    舞台重回一片黑暗,刚才的一切就像洛神已然离去,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终于,笛声细细的也渐行渐远,直至低不可闻。

    我呆呆的看着第一个进来,捧着莲花,笑得比花还美的锦书。她却“扑哧”一笑,向身后示意。从丫鬟撩起让她们回来的帘子后面往外看,我一眼就看到下面人群中一只向前伸出想抓住什么的手,此时尴尬的正停在半空。

    这位可怜的大人,美人儿们回到天上去了,你能抓住吗?

    我也忍不住的小声笑起来。

    一旁的丫鬟们一边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