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64 章(第1/4页)  入地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己大限将至,想尽快把龙脉宝藏的秘密和线索传承下去,但又担心被白家先祖发现,所以只有借助修建皇宫来掩人耳目。

    但清太祖应该很明白,这些线索早晚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他不会把线索留在建筑之中,不管怎么改变,皇宫的格局不会变。

    “清太祖的确在这里留下了线索和秘密,但并非和这些建筑有关,地下也不会有暗室。”我淡淡一笑对其他人说。“大隐隐于市,是布局!是盛京皇宫的布局,清太祖把线索隐藏在了皇宫的布局之中。”

    “所以清太祖才定下不树、不改、不修的汗谕,就是为了确保盛京皇宫中,他亲自营建这片区域的格局。”叶九卿点点头说。

    “线索藏在布局里?”田鸡挠挠头大为疑惑说。“建筑格局里怎么能藏线索啊?”

    “这哪儿能看见盛京皇宫的建筑设计图?”我连忙转身问图尔占。

    “在西路有皇宫缩略图展示厅。”图尔占一边回答一边把我们带到展示厅。

    在那里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看清盛京皇宫的全貌,图尔占告诉我们,这里的缩略图是按照比例精细缩建,和皇宫一模一样。

    我目光落在清太祖修建的那块区域,正如同图尔占所说,整个盛京皇宫完全分为两个部分,清太祖修建的大政殿和十王亭呈长方形区域,布局并不繁琐,大政殿在正中,两边是并排分布的十王亭,左右各有五亭。

    看了半天也没瞧出什么头绪,旁边的图尔占yù言又止。

    “您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说?”宫爵察言观色问。

    “说起来也真奇怪,各位今儿不提皇宫布局的事,我还忘了这事,我先辈一直留守盛京,据说太祖爷在修建盛京皇宫的时候,的确很在意皇宫的格局,修建期间多次登山远眺皇宫全景,回来之后屡次改动,都说太祖是看重风水,不过听你们之前一说,我估计太祖爷的确是想通过皇宫格局传递什么消息。”

    “可是从微缩图上也看不出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啊?”薛心柔凝眉苦思。

    “清太祖修建这里的时候年事已高,既然这块区域是他亲手设计,为什么不在设计图纸上改动,非要不辞辛劳登山远眺呢?”宫爵自言自语。

    “因为只有居高临下俯视,才能看见图纸上无法看见的东西。”我连忙转身对图尔占说。“麻烦带我们去清太祖俯看皇宫的地方。”

    第719章yīn阳五行

    图尔占带我们登上后山,站在山顶俯视,整个盛京皇宫尽收眼底,最醒目的就是大政殿和十王亭这块区域,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里面的建筑一目了然,即便是纵横的道路也清晰可见。

    积雪覆盖着皇宫,到处一片银装素裹,我能清晰的看见正在皇宫中清理被积雪覆盖道路的人。

    只不过站在这里和看微缩景观图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皇宫的全貌虽然更加直观,但是我们始终瞧不出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

    “翻来覆去看都是一个样的啊,在布局里能留下什么线索?”田鸡焦头烂额说。

    “你能看出什么吗?”叶九卿转头问我。

    我无力叹息一声摇头,盛京皇宫的格局我已经了然于心,整个皇宫以崇政殿为中心,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一条中轴线,将黄宫分为东、中、西三路。

    中路为故宫主体,崇政殿为主体的核心,是皇太极处理朝政之所,配以飞龙翔凤师善斋、协中斋、日华楼。

    后面有凤凰楼、清宁宫,还有皇帝妃嫔寝居的东西配宫,以及颐和殿、介祉宫等,东路就是如今我们正在看的区域,以大政殿为中心,辅以左右十王亭。

    布局左右对称厚重庄严,从整体上看中规中矩,但吸收了中原建筑的特点,除了一些细节上处理不够完善外,实在没有什么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