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摆夜宵摊(第1/2页)  败家千金重生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给我再来一盘唆螺,三瓶啤酒。”一个满面红光头话还挺冲,你怎么说话呢?”秃的。

    王顺喜正是事业最旺的时候,每次回村子的时候,都是满脸油光,碘着大肚子,大家都很眼红他,传说他赚了多少多少万元。

    其实,他也就是开了一家饭馆,早上经营早点,炒扎粉,煮米面什么的,中午晚上炒炒快餐,现在晚上把摊子摆到了河边,现在流行吃夜宵,生意特别好。几年下来,还真赚了不少钱。

    只是王顺喜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好赌博,刚才晚上十点就跑了,估计就是去赌钱去了。

    王顺喜是个精明的生意人,一听说立秋高考完了,立马把之前请的服务员给辞了,因为那个要发挺多工资的。

    他和自己姐姐,也就是立秋的母亲打了声招呼,要立秋来店里帮忙,管吃管住,给的工资只有以前服务员的一半,这样自己的开支也就小了。

    过了一段时间,高考成绩出来了,杜立秋出人意料的没有考上任何大学,这让所有老师和同学都感觉到很惊讶。

    易老师更是觉得非常痛心,这么优秀的一根苗子,怎么就因为救人生病就给毁了呢,她劝立秋去复读一年。

    只有立秋自己心里清楚为什么没考上,如果考上了那才叫奇怪呢。

    同班的很多同学没有考上好的大学,家里都会支持他们复读一年再考,可是自己家在农村,能缴上高中就很不错了,开口说复读的事,也不好意思提啊。

    最为关键的是,以立秋现在这样的水平,再复读三年也是无济于事。而且读书是多么痛苦的事啊,坚决不能复读。

    立秋家里听说她没有考上,都很失望,尤其是母亲,托人和二舅说,要他劝立秋再复读一年。可是立秋的态度非常坚决,于是,也就只有作罢了。

    为了能让自己留在这里,别赶她回农村,更别让她去复读,立秋做起事来也更积极了。

    她早上六点钟就要起床换好蜂窝煤,很大的煤炉,一次要换六个煤球,炙热的炭球热浪袭人,还有呛人的气味,熏得杜立秋紧皱眉头,连连咳嗽。

    换好煤球以后,准备早上做早点要用的食材,泡好扎粉,洗好小白菜,豆芽,切肉,然后打地,擦拭桌椅。

    等到二舅王顺喜过来,店里就已经来了一些顾客了,不得不说,王顺喜的手艺还是挺绝的,就一碗煮米面,简单的配料,他楞是给煮得色味俱全,饭馆周边的单位和店铺,都是他的老主顾了。

    这些在单位上班的,八九点钟才来上班,却还没吃早餐,老远的吆喝一句:王老板,给我来一碗煮米面,别放芹菜啊!“然后就回办公室上班了。

    王顺喜闻言,立马屁颠屁颠的煮起来,还多放了几片肉。做好以后叫立秋送过去,还叮嘱道:你少收他五毛钱,这可是老佛爷呢,不能得罪了哟!”

    杜立秋小心翼翼的端着发烫的面碗,沿着店面的侧路走过去,走到税务局门口的第一间办公室,坐着一个男人正在看着报纸,这碗不要芹菜的面就是这位点的了。

    男人抬眼看了看立秋手里的面,点点头,说“就放桌上吧”。

    立秋把碗放桌上后,站在旁边没动,因为他还没给面钱呢。那男人一边吃一边说,“面碗你过一个小时来收吧”。立秋退了出去,她想着,要不等来收面碗的时候再收钱吧。

    可是再过一个小时去收面碗的时候,那男人也没提付钱的事。

    立秋问道:“这碗面二块五毛钱,我们老板说,优惠你五毛,只收二元”。

    那男人不耐烦的说道,“你跟老王说,以后一个月结一次,还会少了你们这几块钱!”

    立秋回去向二舅汇报,王顺喜无奈地说,月结,就是没得结了,钱越积越多,到时候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