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天边那抹霞 (49~55)(第1/2页)  人生专列第几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的生活随想录节选



    人生专列迎来新成员,它们是奋进号(轻舟已过万重山)c和谐号(天边那抹霞)和幸福号(人生短章 轻歌曼舞 朝霞满天)。欢迎免费乘坐,体验人生多态。若能留下金玉良言,帮助专列完善改进,专列人员感激不尽。



    谨遵圣贤教诲,每日三省吾身。一时一地所思,权作抛砖引玉。若有思之不当,敬请指正为盼。



    49升降沉浮谁做主



    好不容易爬到高位,一不小心跌进深渊。打通各种关节,开辟通天道路。筑造登天梯,小心防滑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失足成千古恨。



    古训不古,世代适用。



    人放好心天放路,得民心者得天下。千古民谚须记取,谨防得意时忘形。害人害己害百姓,连累祖宗和子孙。休说苍天没长眼,只是未到睁眼时。作恶从来没好报,利害得失须权衡。自作聪明自作孽,做人不能忘了本。阿谀奉承不可取,巴结讨好要不得。趋炎附势没意思,曲意逢迎多累人。胸怀坦荡做人好,百姓拇指竖得高。人前人后齐夸赞,那人就是不简单。一心想着民众事,与民同乐美名传。百姓心中有杆秤,称出人性的两极。



    50爱书惜时的爱迪生 



    工作一生,发明一生的爱迪生,的的确确是为爱惜时间而生。从16岁到84岁,68年中拥有2000多项造福人类的发明。从16岁至60岁,爱迪生通常每天工作近20小时左右,而在试验关键时刻常会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连续奋战几昼夜。80岁后,白天坚持去试验室,晚上回家还要坚持读3~5小时的书。 



    生命不息,发明不断,读书不止贯穿了爱迪生的一生。小学时因为好问,问得老师心烦,被骂回了家,哭着对妈妈说:“我再也不去学校读书了。”是妈妈帮他重拾起书本,在家里跟着妈妈学习各种知识,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科学的,历史的,文学的,哲学的等无不喜好。 正是因为他这种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开拓了他的眼界,增长了他的见识,丰富了他的想象力,使他日后的创造发明如虎添翼。



    51跨学科学习创新精神



    在《大学要有创新精神》一文中谈到的几点心得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是他极力倡导想别人之所未想,说别人之所未说,写别人之所未写,做别人之所未做。每天都有创新,每天能创新。步人后尘,鹦鹉学舌,无为炒作是科学人不可取的。



    二是他提倡跨学科学习,不仅科学内跨学科,还要科学外跨学科。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广泛涉猎,博采众长,无论是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还是在其它行业上都将是大有裨益的。左右逢源就是在这种广采博收中产生的。



    本是航空系的研究生,但是他的兴趣广泛,不仅对物理,生物,化学等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还对文学艺术极感兴趣。他说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他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



    认为,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维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52曙光初现 朝霞满天



    好话三冬暖,恶语六月寒。祸从口出,一不小心,我们的言语就可能会杀伤人。好在下面列举的人都是意志坚强,从不轻易为他人的狂言乱语左右。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被人贬为“让青年堕落的者。”《小妇人》作者,露慧莎梅艾尔卡特的家人曾希望她能找个佣人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