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白矢襄尺(第2/3页)  信陵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日无忌带了芙蓉回来,家中许多年才新进一个下人,而且还是个绝色丫鬟,奴仆中不免有些猜测议论。不过奇怪的是,主人似乎无意让这么一个丫鬟随身侍候,只单独安排了一间厢房给她,并让仆妇教她一些针线活计,一同做着。芙蓉像是真如芒卯所说,温柔和顺,没有流露任何不满之意,无忌怎么安排,她便怎么做,倒也相安无事。

    休息到第二日,一封急报自南方传来,震动了整个朝野:秦国大良造白起,率军数万,沿汉水而下,攻入楚国的邓地,军锋已逼近楚国的别都鄢城。

    阳文君闻讯,第一时间便率人朝见魏王,请求魏国出兵相助。楚太子舍人黄歇,也在魏宫之中慷慨陈词。无奈魏国去年刚被秦军攻打过,余悸未消,魏王一味推脱,就是不肯出兵。少公子无忌多次帮阳文君说话,相国孟尝君也少有的发了言,却都归无效。

    见求援无望,阳文君原本打算带人赶回楚国。然而很快又接到楚国消息,楚王命他务必全力争取长公主择亲之事,以期后续的楚魏联盟。阳文君长叹一声,只得继续留在大梁。

    又过一日,正是魏王约定,要比射术的日子。

    射术比试自然无法再在正厅里进行。和馆当中的谷底,早就整饬成了一片校场,就是为了武比做的准备。校场一侧,还有一弯曲水,浸出曲曲折折的河滩。那是原本就有的景致,修建和馆时,也保留下来。

    校场北侧,是给魏王c宫眷搭的观看的高台。两侧搭着略低些的台子,是留给各位公子和众大臣的。现在各个台子上都已安排就座,魏齐做为主考官,站在高台的一侧,只等魏王发话。

    稍时,魏王看时辰已到,冲魏齐点点头。魏齐会意,在高台上往前走了几步,大声道:“射术为君子六艺之一,又是疆场征战的必备之术。是以今日武比,便是考较诸位公子的射术。”

    他说到这里,扫视一眼全场,只见平原君安坐不动,泾阳君一脸跃跃欲试,阳文君偶尔看看泾阳君,脸上有愤愤之色。城阳君因为肩膀受伤,还需静养,后面的比试只得弃了。

    魏齐继续道:“今日射术比试,分为两轮。一为立射,一为骑射。立射比射箭之仪姿,骑射比射箭之敏锐。当然,无论仪姿也好,敏锐也罢,能够中的(音弟),才算有效。第一轮,先比立射。”

    当下命人在校场上布置完毕。只见远离魏王高台的一头,并排放了三个木靶。木靶上都用颜料涂出了一圈圈的环形。

    泾阳君c阳文君c平原君一起下场,各自取了弓箭,在自己对应的射靶位置站好,距离木靶均有百步之远。

    魏齐又详细介绍立射的规则道:“射箭之法有五,其中白矢c剡注c襄尺定仪姿,参连c井仪定手法。此次立射较量,第一箭专示仪姿,然后参连四箭,井仪四箭,每人共计九箭。”

    所谓白矢,是指挽弓时当拉满,使箭矢的金属箭头一直拉到握弓的手指处。所谓剡注,是指瞄准时箭矢保持水平,不高低倾斜。所谓襄尺,是指挽到满弓时,拉弓弦的手臂如同平放的曲尺,以使射箭平稳。

    泾阳君c平原君c阳文君都点头应了,准备比试第一箭。只见三人都是左手握弓,平举至身前,右手将一支羽箭扣到弦上。此时每人身边都有一个军士,各将一个盛满水的瓷碗小心的放在一位公子控弦的右手肘之上。这碗水,便是用来检验射箭仪姿的,须要做到射箭中靶心,而水碗不倾,衣袖不湿,方算过关。

    三位公子都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右肘的水碗,缓缓发力,将弓弦拉开。碗中水都只轻轻震动,却没有溢出,足见各自功力。

    泾阳君此前连输两场比试,此时知道绝不能再出差错。他用尽平生本事,沉心静气,仗着平素习武最勤,膂力也大,最先将弓弦拉满,当真圆如满月。白簇至指,矢平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