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时代(第1/3页)  北朝世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公元559年,十月,北齐文宣帝高洋薨。十一月,南陈武帝陈霸先薨。

    公元559年,元月,北周天王宇文毓亲政,亲政之时觉得称天王不足以威天下,遂登基称帝,建年号武成。(前文有误,直到此时才有了总管一称)

    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忽然不约而同的整合。一次天命忽然变成了三国所有共有的曙光前最后的结局,也变成了一个新时代征程的萌芽。

    一个混乱不堪的岁月仿佛应征了天命,忽然重新归于一种别样的平静之中。双方互有攻守,却似乎始终在纠结着某些个人恩怨。

    559年作为一个天下大势的节点,让赵烈这个后来的人的心恨恨地跳动了一下。也着实让同为后来人的杨坚心里有些莫名的悸动。

    两人似乎不约而同一样,在几乎同一时刻向南北翘首祈望。那眼中不同的担忧,还有心里莫名出现的一种模糊朦胧的感觉,似乎对等在了同一个时代的圆心之上。

    北周于此年完成了整合大势,将天下大权重新构建一遍。府兵制掺杂着汉朝便已经确立的文武制度,将中央的权力重新铺张在整个国境之内。

    由于宇文泰励精图治,将自己曾经无数次想加冠冕于己,想在皇帝的后宫溜达的那颗野心彻底压制住,专心致志地为子孙奠基。

    终于在将近三十年后的如今,迎来了如同当年秦国十分之一的强盛期。元氏的衰落加上汉姓世家的鼎力支持,导致宇文氏的疆土和祈望,发挥到了极致。也因为没有东方世家(东汉末年,大姓世家最强盛的当属河北与河南诸地,也就是幽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等地世家,关内世家次之,南方世家更次之)稳稳把控的各地政权与盐铁之利,国家变得更强盛,也更稳定。

    而北齐则与世家硬刚,终于在此年将各地州郡的部分大权集中于中央,地方设置大都督府,以高姓子孙为根基,全面操纵家国之基。开始组建除了鲜卑兵制以外的兵役制度(承接北魏,也重视汉人为兵,暗中却始终没有能夺回五姓七望在地方上控制的各个自立州郡,而且连年征战,组建的军队,大多都是雇佣兵,例如库莫奚雇佣兵和契丹雇佣兵,室韦雇佣兵也少量)。北征,征东胡系部族,北可至白山黑水之南。(部落有臣服,有依附,有反叛,有不和,不能一概而论)南战,征伐南梁至南陈,将国境线重新拓至长江北岸,与陈霸先遥遥相对。

    南陈则完成了一个国家的再次统一和扩充,从陈武帝陈霸先南渡偷袭王僧辩,仅仅拥有建康开始,向南统一全境,向西则夺回南荆州部分领土,湘州全境,将萧詧与北周的军队重新驱赶回北方。

    唯一的遗憾,便是与萧衍一样的哀伤。世家大族,在这片曾经不被汉王朝重视,也实在重视不起来的领土上(蛮人在历史上的渊源,很深却几乎无人问津,究其原因,当属汉姓正统的要求,既南人为中原正统说,南方多山地丘陵,蛮人时常聚众为患),大加挞伐。五胡乱华之时,曾经仅仅将长沙郡c江南c江东甚至沿岸及广州一带作为汉人驻地的南方世家,忽然接纳了南渡的所有北方来的二等世家,最后将这里变成自己根深蒂固的进退基业。

    而陈霸先面对的,则是自己永无止境的野心,还有他奇短的寿命,还有世家大族无休止的贪婪。

    当年的萧衍趁着北方尔朱荣诛杀北朝朝堂上下鲜卑与汉姓世家二千余人(尔朱荣反对汉化,不过最后因为汉化的很彻底,鲜卑大部分文化其实已经不可挽回的彻底流逝了)的机会,命令陈庆之北上,积累全国战马实力,也不过七千而已。

    如今的陈霸先,却更加举步维艰。王谢世家的复辟,也是成长的阻碍,莫说什么兰陵萧氏这个分支若木的千年老妖。

    时贾智宾将天下筹算c天下财政进出交与赵烈,其中人口c宗教c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