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二章 突厥的威胁(第1/3页)  北朝世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们一直以为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在古代的时候理解整个天地为天圆地方,却从不肯知道,其实祖先早就现了,这个世界上竟然会有时差,地竟然会是圆的。

    所以在东西放的文化中,会有一种以龟甲为占卜的方式,启示世人。在东方,叫烛照龟甲,其含义是象征着在外太空,太阳围绕着这个龟甲旋转。在西方,人们将龟甲堆叠起来,表示整个世界的尽头,其实是无数个龟甲堆叠的深渊大海,它们撑起来整个世界,让人们存活。

    当有一天,极光出现在极北地区的时候,人们现有那么些天,太阳竟然是不落的。于是在山海经的某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写下的当地人文地理还有飞禽走兽的奇思妙想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而人们却遗忘了,他们本应该探知的东西。去追求那虚无缥缈的奇珍异兽,南辕北辙。

    赵烈为了开辟一条直通南北而不会危及草原上的一花一木的路,真的费尽力气。他很难想象古人在这种天气无常,时而冰冷,时而灼热的时代里,如何踏遍全球。他也学过一些古人类的知识,他知道几十万年前,人类已经走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却有人不相信在五千年前,人们曾经生活在北极地区。

    正如西方世界传说的大洪水,其实来自于东方的地壳移动一样。人们的认知,通常都在自己愿意知道的地方,挥着他自以为是的作用。

    这种揣测人心而不着痕迹,甚至不用见面就能知其所想的本事,叫做捭阖之术。赵烈运用它,将整个茹茹人的懦弱挥到了极致,四月初春的耕种,茹茹人忽然变成了赵烈手下的奴隶佃户。

    在整片黄河交割的平原上,耕种开始用精铁做成的犁耙,而在黄河跨过河岸的北山下,竟然有大量的铁等待着他们的开采。赵烈的想法很简单,用这二十万人养蚕缫丝、种植棉花、纺纱织绵;用这二十万人开矿倒水,开大量大型水排的作用。

    不用十年……甚至用不上那么多年,整个草原上的一切,都会变成世家大族与西域各地商贾,甚至突厥人疯狂追捧的地区。

    赵烈更清楚,宇文护必然不会放弃这块已经放弃多年的风水之地。所以一切都会向着他预想的地方,慢慢地移动。贾氏的作用,目前还没很好地体现出来,人尽其用固然正确,但是人得放在正确的阶段里,才能人尽其用。m22ff.co m

    贾氏的子弟,不能用来杀鸡,他们得用来屠龙!如果将他们放在各个角落里教化人,自然会比一般人来的更好,更到位。

    但是天底下人才不过就是这些,如果他们用在普通的事情上,只是空耗时间。换句话来说,有的职位,放一只猪在其上都一样。要么后世怎么会有选举猪做总统的?便是如此。

    贾智宾的想法其实说高也高,说低也低,具体看赵烈对于自己承诺的实现。而赵烈对于两个人的想法,还有地理上的看法,其实摸得非常清楚。

    四月十五日正午,黄河对岸的斥候探查归来,说突厥好些骑兵和部落在向北山移动|迁徙。贾氏的密探则禀报,突厥汗廷的大臣以为,赵烈留下茹茹人这一点非常让人反感,他们以为应该向宇文泰出使臣,要求宇文泰对赵烈这种行为加以控制。

    徐平饭也不吃了,跑来找正在巡游黄河两岸的赵烈。

    黄河几字形的上段分叉,实际上就是沃野镇主要的屏障之一,进可攻、退可守说的就是这一道天堑。不过黄河水向来挡不住军队的来往,只是看用兵之人是否精通敌人的心理,还有敌人的数量和精神。

    北山上有大量的铁矿,赵烈早就垂涎不已。想来如果突厥人不来回游曳盯着沃野镇,赵烈也不必畏畏尾,生怕自己刚刚稳定的基业就这么没了。

    听闻此消息,赵烈赶紧奔回城中,摊开地图研究情况。徐平则在一旁建议道:“贾氏不是在突厥名望很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