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枕戈待旦(第1/3页)  北朝世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日内议,主要是确定南征主将谁能胜任。”



    众rén iàn面相觑,没人答话。



    宇文泰心下不悦,朝堂上的鸟儿,无利不起早。蘑菇来蘑菇去,最后还是要敲定人手,不过里面的各种安排,可就由不得他这个掌权人了。



    太傅兼大宗伯元欣率先开口:“臣以为,三军不能明进退,则不能胜。君主任将不正,则不能胜。任用却不能信任,则不能胜。



    看清了这三点,方才能保持常胜而不得败绩。如果任用大将,谋划征伐南朝不臣,臣首推大司空于谨。”



    初春的早朝很是寒凉,冷风吹进四敞大开的朝门里,令那些火炉火盆显得很是突兀。宦官来来回回,脚步轻轻地穿梭在群臣之中,生怕冻坏了这些坚守规矩却畏惧寒凉的老臣。



    少顷,等过了时辰,方才令人将大门关闭。关门前那最后一缕寒风,吹得人心发凉。



    柱国大将军独孤信开口道:“臣略有不同。”



    “讲!”



    宇文泰似乎有些厌倦,但是大冢宰是百官之长,如果不能挺直腰板,以身作则,那他日群臣上来七扭八歪,东倒西斜的,可还了得?



    “臣以为,中山公宇文护,温而典雅,用兵临政刚柔并济,如果南征江陵,则用可以担当大任!”



    朝堂之上,人人都只说好话,那能当面诋毁人家?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能成三公九卿的人都很清楚自己的长短,朝堂如今就是他们的天下,低头不见抬头见,如何能随意就得罪了对方?



    內议一瞬间就僵在了那里,众臣一句话不说,谁都不觉得尴尬。



    见屋里温度渐渐高了,宇文泰抖落了披裳,问道:“梁国如今四分五裂,但其实力也不容小觑。我国国力在三国之中,军力精锐,但是人数相对较少。中山公护能力出众,但是统御兵事不如大将军专用能为。”



    众人默然,唯有长孙俭出列拜道:“臣以为,于公善于用兵,宇文公善于统筹。若是令二人同统一军,则必然能胜。”



    宇文泰心里早就有了人选的计较,众位大臣也已经知道宇文泰心里的人选了。有的时候,这种蘑菇并非什么无用的拖沓时间,而是为了服众人的心。



    这等事情,是人都可以看得出,天大的功劳,几乎就等同于默默地等着项羽自杀以后抢尸体了。但是就是在内部,才会产生嫌隙。



    诺大的功劳,就等于诺大的y一u hu一,人们虽然都身居高位,但是这个讲品级和门第的年代里,这一切都是儿孙的长盛不衰的来源。



    纵然是千古一帝,也不能不问大臣,说谁就是谁。而皇帝,也要防止其中某一个人的权力和威信达到巅峰,难以控制。



    议论很久的细节,但是也止步于大将军的任命和军队的宏观布置上,其余的,便是军府与众人对于世家子弟安排的讨价还价的问题。



    人们为何会支持一种制度,说到底是为了那个制度可以给自己带来稳定和收益。一代又一代人里,总会看到很多汉儿为了外族打江山,直到外族已经被赶出了国门,他们却依旧抗争到底,宁死不屈。便是因为那个带给他们一代又一代的稳定和地位的那个制度,没有了。



    人们为何不会支持新的制度,哪怕它确实能比前一个制度更能保持稳定,收入会更多,却没人愿意去真心付出一些东西来创新。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创新,如果新的制度下,他们还是最高的收益人,那无论如何创新,相信他们一定都愿意尽心尽力去维护。



    朝堂上的人们互相之间都很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