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第2/4页)  本宫只能拼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该有这等盛名。”

    皇帝侧头,疑问“此人神秘,且与太甲卿齐名并称天下,为何宁愿拿出心血给太甲卿,也不愿出世得用于我辰国?”

    太甲摇头苦笑“现在老臣与阁中君不是齐名,应该是阁中君名列老臣之前。”

    皇帝听太甲这样说,不解“为何?莫非太甲卿与阁中君比试过?怎么从未有此传闻?”

    “非也,老臣与阁中君曾经有过争论,谁也不能说服谁。”太甲开口解答皇帝的疑问“但是老臣自认输了。”

    皇帝追问“为何?”

    太甲等待皇帝咳嗽停下,才说道“因为,文治武功。”

    文治武功,

    武功武功,,武定天下之功。

    文治文治,,文兴四海之治。

    所以阁中君排在天下士前面。两者不能一较高下,只是凭借文治武功这个词语排名而已。其实是两人关于文治更重要还是武功更重要的一场辩论里,谁也没有说服谁。

    天下士说,如果天下不平定你去治理什么,没有让你治理的。

    阁中君说,如果国家国力弱你拿什么打仗,没有你用武之地。

    但是太甲得用辰国国君后,百战百胜是很厉害,可是辰国的国力还是不能支持太甲灭楚国,所以太甲才找阁中君要新政变革,企图增强国力,阁中君趁机要太甲承认文治更重要才拿出新政。

    而太甲不渡过湘江,是因为兵力不够,根本不能与湘江另一边的六国联军分割楚国。

    “我与他具是天下第一等的谋臣,臣子得用就是君主圣明,臣子的功劳就是君主功绩,臣子的才能就是君主的才华。”太甲面带微笑,自信的说道“以文治武功来代指我与他最合适。”

    皇帝点头“太甲卿言之精辟。”

    皇帝也明白太甲必定有所隐瞒,绝不会是这一词成语就能让太甲认输,但是太甲不想说,他也不再追问。

    “眼下兰陵王打落,宫变失败,世家之中不然会有人对带头的公仪公衍不满,世家内部一定会混乱一阵子,这就是推行新政最好的时机。”

    “陛下高见。”太甲拱手。

    “只是太后恐怕不会如太甲卿所愿,把握这个时机推行新政。”皇帝很是忧虑的对太甲如此说道。

    “兰陵王一死,太后正在积极世家,自然没有必要再推行新政与世家为敌。”

    太甲起身向皇帝拜了一个大礼“陛下,只有施行新政拔除沉疴,使辰国国力增强,才能保全在齐元两大国家中间,腹背受敌的辰国。”

    “太后出自齐国,兰王妃出自元国,但是联姻终究非长久之道,只有辰国凌驾其他诸国之上,才能高枕无忧。”

    皇帝伸出青筋遍布的手,示意扶起太甲“朕知道。”

    太甲起身“谢陛下。”

    皇帝沉下一口气,说“这也是朕今日召见太甲卿推心置腹的原因,朕意欲推行新政三十策。”

    “谢陛下信任,老臣粉身碎骨,义不容辞。”太甲慷慨道。

    皇帝得到太甲的表意,开门见山的说“朕意欲分裂世家。”

    “世家已经投诚太后,就算有人现在对公仪世家不满,但以公仪公衍的手段,想必很快就能解决这份分歧,到时世家又是完整的大阻力。”

    太甲知道皇帝分析出来说给他听,一定有后招“恳请陛下示下。”

    皇帝长长呼出一口气“朕要兰陵王完好无损的出来。”

    “什么?”太甲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兰陵王行刺,逼宫,照理来说就是千刀万剐都不解恨,皇帝居然要好好地放过兰陵王?

    “不错,朕不仅仅要放过兰陵王,还要恢复兰陵王的王爵身份,一概不追究罪责。”皇帝慢吞吞的说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