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9苦思破局,补齐副炮阵(第1/4页)  抗战之chuán qí炮兵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黎叶和老李的暗语般的对话,刘士毅c周祖晃不敢问。

    随即,负责跟老李接洽的二司令西尾老鬼,接到一封神秘电报后,就陷入狂躁,把指挥部内的能够看见的东西全砸了。

    “做梦!”西尾这样暴躁地喊道。

    这边,老李和黎叶缄口不言,刘士毅c周祖晃知道却不懂其中奥妙c难说出口。

    但是,鬼子围困徐州周边的六大主力师团c几个偏师,迟迟没向周边城市发动进攻,却是不争事实

    这种情况,黎叶也很苦恼。

    压抑越久,那种危机紧迫感就愈发浓重。

    他翻开从鬼子那里缴获的地图,配合老李给的地图,细细研究起来。图上的平面,顿时化成立体画面,不断在脑海里构图成型,他亲临过的淮河c枣庄台儿庄等地要清晰得多

    淮海地区,从地形图上看,苏皖鲁豫之间,从山东大山,往正南往西南,一直到淮河,是一片河道众多的大平原,这些不大不小的河流流向几乎一致的,都是从西北往东南流入淮河,这片区域往东直至黄海,古来有名的淮海平原。具体的说,苏皖两省的淮河以北地区,包括淮河线上两岸鲁南平原地带豫东部商丘,皆为淮海范畴。

    淮海地区,是个通俗说法,自古就没有固定的标准划分。

    比如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带,即皖中苏中的合肥滁县高邮等地,称为江淮地带,有说它们是淮海地区的,也有人将之纳入江南地区。

    比如淮海和中原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地理分界,商丘亳州阜阳等地,可说它们属于淮海地区,另说它们属于中原,古时也曾把徐州归入中原,见仁见智没毛病。

    如果模糊淮海的概念,把淮海与地理伸缩性极强的“江南”c“中原”等并立,那徐州就必须归在淮海。

    因为,自古“北国锁钥,南国门户”c古黄河与运河的交汇处——徐州城,从来是淮海地区当仁不让的中心城市,两千年多前就是霸王项羽的楚都。

    近现代以来,淮海平原添置两大地理要件,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

    两铁路干线又是在徐州交汇,徐州城的淮海中心地位更是不可动摇。徐州之外,千里淮河上,古来也有两个淮海地区次中心,东为淮阴淮安,西为淮南蚌埠。黎叶对蚌埠最熟悉,这种强烈的代入感。地图愈加清晰

    这片地区,看似河道众多,跟江南地区河湖水网交叉密布的水乡地形却是大为不同,粗看这个叶脉状密集分部的中等河系的流域图,好比河北的海河流域图,也是同样密集,却从没有人把河北当做水乡。

    只要没碰到洪水期,淮海平原行军打仗一点都没难度。也无怪老蒋参谋团会把黄河决堤c水淹鬼子大军的办法加入战略

    但看淮北每条淮河支流,几乎都是平行的,每两条支流间都相隔有一段路程好走,从西北到东南,条条大道通淮河。淮河每条支流也大多不大不小又不深,古来步骑兵泅渡都不算难,更不用说近现代,浮桥简单一架,就随便可以冲过河了。

    淮海地区,又是古来洪涝大灾区,淮北那一条条平行支流,都是黄河改道留下的深刻历史痕迹。

    度娘说:“淮海地区是历史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山水相连c习俗相似c道路相接c商旅相通,自古以来区域之间就保持和延续着密切的人际交往c经济贸易c文化往来和社会联系。”

    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片地方太过平整,而且河道太容易淤塞。这里的河系河道跟河北很相似,偏偏降水雨量要比人家多上一倍,季节一到,大雨暴雨如期袭来,河水暴涨,村庄农田尽数淹没,周围全是平地,连个地方躲都没有,可怜老百姓只能携家带小,成为逃荒流民

    自古以来,淮海平原是兵家必争之地,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